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画家·战士·画家

观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

2013年08月13日 09:48:4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看博物馆无疑是他最重要的盛餐。一座博物馆就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窗口,当我万里迢迢来到罗马尼亚之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参观国家艺术博物馆。

罗马尼亚有370多座具有全国意义的博物馆,仅布加勒斯特就有很多座,而且各具特色。其中罗马尼亚的国家艺术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收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艺术博物馆位于胜利大道上,正处于市中心。这里在19世纪时曾是罗马尼亚大公的王宫,当时请了德国的建筑师来设计,是一组非常豪华的建筑,占地相当大。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就成了共和国宫。宫殿的正面供国家举行重要礼仪用,左翼成了国务委员的办公处,右翼则辟为国家艺术博物馆,供人自由参观。艺术博物馆与国家礼仪场所同居一宫,足见艺术品在罗马尼亚人心目中地位的崇高。

我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应罗马尼亚文化基金会的邀请,来研究格里高莱斯库和巴巴的。作为一代大师的格里高莱斯库出生于布加勒斯特郊外的一个小乡村,荒僻贫瘠的环境使他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绘画训练,他的绘画生涯是从为教堂绘制圣像开始的。26岁时,他有机会获得了一笔奖学金而去了法国。他从巴黎进入了巴比松森林,很幸运地结识了柯罗、卢梭和米勒这样一批世界级的大师,他与他们过从甚密,跟随他们一起作画。格里高莱斯库这一段的艺术生活使他终身受益匪浅:幽静美丽的风景,随意自由的艺术创作,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与世无争的心态,使他在自然的呼吸中找到了与之共鸣的热烈感情,也学会了从这些美丽的自然中寻找诗意灵感的方法,他通过自己的绘画创作来作为表达自己这一情绪的回声。

巴比松对格里高莱斯库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他始终还是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罗马尼亚的画家。尽管他融入了巴比松的画派,但却没有变成法国的画家。在法期间,他曾两次回国,在罗马尼亚各地旅行写生,搜集创作素材。在那段时间里,他画了大量的乡土风景画和罗马尼亚农村人物的肖像画,他把这批作品送到在法国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去展出。他画作中洋溢着的那种浓厚的罗马尼亚乡情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格里高莱斯库的视点集中在罗马尼亚贫穷但却优美的农村上,把罗马尼亚人民的生活底层、那些美丽的少女和农妇介绍给世界。

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罗马尼亚民族要求独立的情绪高涨,立刻宣布站在俄罗斯一边与奥斯曼帝国作战。当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后,格里高莱斯库立刻义无反顾地从法国回国,并立刻携笔从戎。

作为一名文弱之士,他虽不能握枪投弹,但却可以以自己的技艺来为这一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留下一些画面。所以,格里高莱斯库的上战场并不是一般人的“投笔从戎”,而是“携笔从戎”——他带着他的画笔上了战场。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他可以把这一难得的场景画下来,留给历史。他充满战斗激情地画着所见到的一切:从青年士兵的肖像到骑马将军的英姿,从奔骋飞突的战马到束手投降的敌军战俘,从伏地侦察的斥侯到挥刀斩首的骁骑,从汲水劳军的村妇到伏倒在地的尸体。这些素材是他冒着生命的危险而获取的,在矢石横飞的战场上,他画了大量的战地速写,最终,他终于画下了骄横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的士兵向罗军投降的激动场面,画下了一行行垂头丧气地走向落日的土耳其俘虏,画下了罗马尼亚军队胜利的行列。当战争结束以后,格里高莱斯库又根据这些珍贵的素材画成了一系列历史画,如着名的《进攻斯米尔塘》、《轻骑兵》、《炮队》、《夜巡》和《冬天的俘虏群》等,画上的场面非常壮阔,表现技法也十分高超,从而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解放史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献史料。这也奠定了他作为一名军史画家的重要地位。格里高莱斯库的这些描绘战争的名作就悬挂在国家艺术博物馆的专用展厅里,供后来者瞻仰。

《进攻斯米尔塘》是格里高莱斯库最具代表性的军事画,也是罗马尼亚最着名的军史画,它的尺幅巨大,长近4米,占了整整一面墙。这是俄土战争中的重要一役,罗军趁着夜色进攻奥斯曼军队,在小镇斯米尔塘取得了胜利。格里高莱斯库并没有如其他军事画家那样把整个战役收纳在一个全景式的画面之中,也没有把画中的人物作为中远景来处理,而是作了巧妙的艺术安排:这幅画的场面巨大宏阔,但画中实际上只重点刻画了两三个人物,中心人物只有一位握枪冲锋的战士,就把这场战役的气氛烘托出来了,显示了画家以少胜多的能力。与其他军史画不一般的是,他的用笔非常大胆,笔触奔放跳跃,并不拘泥于具体形象的刻画,有如处理一幅风景画般轻松。

格里高莱斯库删繁就简、举重若轻的艺术处理能力令人惊讶,有许多场面巨大的画幅,如《炮队》和《冬天的俘虏群》两画,仅仅只有二三十厘米高,只能算是小品,但无论是战场的气氛,还是总体的色调,都达到了完美,难以看出是尺幅小画。

在经历了“从画家到战士”的角色转变后,战争一结束,格里高莱斯库又完成了“从战士到画家”的角色回归。残酷的战争并没有磨灭掉他的艺术灵感,相反更加激发了他珍视美好生活、继续作画的信心。两年后,格里高莱斯库重返法国,重新融入了浓重的艺术氛围之中,并开始了他对印象派画家的追随,开始了他对光与色的追求。1887年,游倦思返的格里高莱斯库回到罗马尼亚的坎皮拉定居,开始了他“白色时期”的创作。

格里高莱斯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诗意。在世界上,能够把阳刚和阴柔相结合起来的艺术家是不多的,能够把“画家”和“战士”这两种角色顺利转换成功的人物也是鲜见的。格里高莱斯库,这位农民的儿子,这位民间的圣像画匠,能够以他69年的生涯而为罗马尼亚人民的光辉历史树碑立传,能为罗马尼亚的人民传神写照,从而奠定了他作为“罗马尼亚现代绘画之父”的不朽地位。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