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搜尽奇峰妙造自然——贾德江

2013年07月09日 11:27:05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画家李春海作品欣赏

科班出身的当代着名山水画家李春海,早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时,就把山水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经过“笔精墨妙心更苦”的研习过程,并有幸亲聆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言传身教,李春海以较高的起点直入山水画艺术之堂奥。但他没有居高自傲,而是铭记恩师“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教诲。上至宋元.下抵明清,直至近代林风眠、黄宾虹等诸家大师的作品都作了精心的研悉.深究他们的笔墨之法、状物写神之法。可以这样说,李春海是在多家乳汁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山水画家。

“打进”传统使李春海笔墨扎实,技法精湛,修养深厚.对传统的山水画精神深有领悟;而“打出来”的途径凭借的不仅是他的智慧与才情,更得益于他走进大自然,对生活宝藏的开掘。他重视生活的积累。注重写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他的足迹,饱游沃看,贮奇山异水之形象于胸中:记太行的质朴、燕山的雄浑、泰山的巍峨、天山的壮阔、江南的秀润、黄山的奇崛、华山的险峻、九寨沟的旖旎、大别山的葱郁于笔下。这位对祖国山河满怀深情的赤子,在面对自然与传统绘画的印证参悟中,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山水画语言,不断地去完善相应的表现方法,逐渐形成个性化的风格。

他的作品立意高韬.法度谨严,构图造型稳健而奇谲。随类赋彩,丰繁而填密,既具“李家山水”雄浑沉厚之气.又具清逸秀润之格。显然,他作品中的笔墨仍来自传统,但却包含着较多的笔意和墨趣的独立性。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对传统笔墨敢于进行大胆改造和重组,而没有墨守成规。这种创新的精神,是以深入的生活体验与独特的审美发现为基石,以“搜尽奇峰”为方法,而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杜撰。因此.李春海的用笔灵动
而洒脱,轻松而率意。画中的山石组合、树木的穿插、村落的安排、云雾的涌动,看似不经意,其实颇具匠心。初观其画,笔墨劲健,奇峰磊落,惊心动魄:细而察之,则飘逸空灵,不事雕琢,刚柔相济,墨色辉映.并不流于一味的板滞霸悍,透析着自然与真切。如《大河之源》以雄厚的笔墨写瀑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瀑布两旁五彩缤纷的植被,使画面雄壮之中带有几分苍润。《江南三月》水绕小镇,花团锦簇,把观者带进一个明净秀美的人间仙境。诗情画意蕴蓄于山色水光之中。《武陵源天子山》群峰耸峙,石怪谷幽,境界开阔,气象万千。《豫南金秋》写大别山烂漫秋色,浓重辉煌的银杏树挺拔于青山、黑瓦、白墙之间,焕发出旺盛灿烂的生命力,表现出画家吸收西画语言的一面。《携望琴友》是积墨法的尝试。笔墨雄健刚劲,浓墨、焦墨、淡墨并用,挥洒自如,笔笔俱见功力。《雨后太行》以重笔见其峻伟,《梨花庭院》以逸笔显其明秀:《溪桥客话》以青绿追求雅丽.《旭日映林菲》以率意强调灵动。他善于在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布局中造势,立定主体:也善于在一点一拂、一山一石的巧构中抒情,营构意境。既有全景山水的气概,又有小品山水的生动韵致,既有水墨写意的纵情挥洒,又有工笔青绿山水的结实严谨。他在创作中追寻着中华文化的风骨与气度,他在同大自然的对话中,体现人的精神气质和美感与自然的交融,或者说以求得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就风格而言,李春海的山水兼南北两宗之优长。北派家法峥嵘壮阔,沉雄厚重、大有扛鼎之势,他择善为之:南派山水,笔墨清新,秀逸幽雅,绵渺深邃,含蓄蕴藉,他体悟入之。我以为薪承火继某家某派易得,而纵贯诸家大成者难矣,而李春海则以北派皴法与南派墨韵相谙合,得其北方山石之气概,又兼南方云涌之气象。他的笔墨之法不以模拟自然为能事,而是妙造自然,予山川以雄浑激荡,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得到了隽永与秀韵。他已不再是被动地描绘自然,而是“笔随心运”.用“心“、用‘’神“来传达画家对客观的认识和感悟。把自然山水之美,逐渐升华为艺术之美。李春海笔下的这种美与真实的自然十分相像,但又不是真实的生活场景,而是从心象到意象的传递,表达的是岁月与文化的双重情境。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