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字透神韵 尽显汉文化的传承

2012年08月02日 17:00:5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书法家陈之泉艺术专栏  

书法之道,本是一般,无非笔墨纸砚,点、横、竖、拐、撇、捺、钩,可就能分出个高低上下。然而近年来,书法却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什么书法好,什么书法不好,一时失了标准标尺,这个江湖,正是分外热闹也分外迷惘。果真没有标准吗?还是我们看不见?

观陈之泉之《见贤思齐》、《上善若水》、《虚怀若谷》、《天道酬勤》、《超然物外》、《大道致简》《中华文化之歌》等作品,但觉每一笔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挺拔、或刚毅、或柔润,风格各异又各归其位,最后组成一种只可意会的东西——神韵——它的神韵,照见的恰是中国当代书法的苍白和板结。几千年的传承,多少代的名家,令几多修炼者沉迷于临摹,执着于形似,而渐渐失去了关注文化、书写“神韵”的能力,技艺可能越来越精细,但其字背后,往往只看到一片虚无。

反观陈之泉的作品,往往落笔轻盈,却观之厚重——这正与众多作,并在每一件作品的内部构造上,力图实现他形神兼具的美学抱负。他对书法数千年传统提炼与洗礼的忠诚守护获得的恩赐,就是他能够在宣纸上从容完成形、线、力、态的组合之美:他对书法与艺术的内在领悟,品相反——那些作品是写起来重于泰山,看起来轻如鸿毛。两者差别何在?无非“文化”二字。书法之轻,首先是精神格局之小;书法之俗,首先是书法家胸襟之窄。一旦意境贫乏,创造力衰微,关于书法的信念必然日益坐困于自己铸造的围城,以致一个本以提倡创新为旨归的时代,看到的只能是千人一面、神采全无的作品。一个书法家,若只会弄墨,不会舞文,不谙金石,也不懂文韵,想要下笔如有神,怕是只有求神问卜。这样的作品,莫说有形无韵难以传世,怕是要形容枯槁难以卒睹了。

陈之泉又如何?他却将自己对文化和艺术的透彻理解,融于笔与墨、神与力的交融之中使他的书法韵味浓郁,风度翩翩,挥洒强劲,机动多变、轻灵而富有文气,从而能在与中华文化亲切的对话与呼应中,一再完成有韵有味地妙笔勾陈。

陈之泉近年来创作的一系列佳作,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将书法外在之形与书法内在之韵完美呈现,由此完成了观者心目中那些美好而令人回味的书法记忆,同时也见证了汉文化与书法相互烛照的丰富可能性。

而这样的启示,放在当代语境下是何其珍贵——难道“笔软则奇怪生焉”、“八面出锋”这样的常识不是几百年前就已确立?那么为什么当代这么多书法作品仍然向汉字的抄录大步向前,全然无视文字形象与空间的断裂这些浅白的问题——非不愿也,实不能为也!因为没有了文化的底气,下笔便到古人处,却又没有古人的魏晋狷狂,学古又怎能不变成泥古不化,书法的想象力又何在?

这样看来,当代书法标准并非失去,而是在文化缺乏症之下,在有意无意中被混淆、被解构,而重建的答案就在陈之泉等真大家令人拍案叫绝的神韵之作中。只是这种书法于千年文化的对话,在今天这个时代,已是如此难以实现,终究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盛宴,这不得不说是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之大失,却亦是陈之泉之大得。

 (注:郭军,资深媒体人士,现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经济时报副总编辑。出版着作有七八部。)

(文/郭军)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