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沈培新:执着的追求,成功的跨越

——朱秀坤画作之路

2011年02月25日 09:57:4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朱秀坤艺术专栏   

在中国的画坛上,秀坤同志已有自己的一块天地。他的成功,首先在于他有扎实的功底,在求学和后来自我探索中,得到了名师指导,同时还来自他的天资和勤奋。而十年如一日,总是勤奋追求,是很不容易,应该受到人们赞誉的。

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以后,一直在安徽美术出版社就业,说来已近三十个春秋。自任社长和兼总编辑后,更是重担在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的今天,他要呕心沥血,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压力,大量的作品是在人们的休闲之中,是在阵阵的麻将声中,卡拉OK的喧嚣声成就的。我一直以为,“官位”是“人梯”,是为人民,为他人服务的,是一种真诚的奉献和牺牲。“学位”才是自我积累和造就,为人类文明发展史留下自己的作品,这当然也是一种奉献,但可以千秋留名。秀坤同志是兼而得之,由此他要多付出心血和精神。

朱秀坤和齐白石算是同乡。白石先生自称他是由砀山迁居湘潭的。生长在砀山,就学于北京,工作在皖中,潜学于名家,开放的春风又使他多闪远洋海外,吸收了西方文化。传统也好,师法也好,西方画派也好,这都是他成长的起点。他能够博采众长,修养成性,心为平湖,胸有大竹,工为匠师,既有北方的雄伟,又有南方的灵秀。朱秀坤的工笔画是那家那派的呢?他就是秀坤的工笔画!

正为沈鹏先生对秀坤的评论,秀坤的画,有博古的凝重,花卉的美艳,通过直线与弧线,坚硬与柔软,浓丽与浅淡,单纯与繁富,收敛与放射等诸种因素对比,创造出古老传统与青春活力相融合的美。秀坤笔下的花鸟来自大自然,高于自然,雅而不癖,俗而不庸,达到了形神相通、雅俗共赏、意高趣浓的境界,有很高的欣赏和审美价值。

据行家里手而言,中国工笔画的传统不大注意背景。而秀坤的工笔画在吸纳的基础上,注意背景的衬托,从而使花鸟虫鱼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使画面更加丰满,使欣赏者更期盼人与自然的磨合,人与人的和好,天时地利人和。这种不拘泥于师法的本土,成功地使艺术求得跨越,是一切精神产品生产所共有企求。

最近我看到了工人出版社、安徽、天津等出版的秀坤的画集,虽然他描绘的是人们常见的牡丹、荷花、月季、石榴、游鱼、蜻蜓、仙鹤,但是意境不同,给人以美景,给人以春光,给人以力量,“情绪饱和,构图新颖,色彩明艳,风格多变,清新甜美,生气盎然”,达到了新的技法和风格。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是工笔,他的写意花鸟画得也很好。因为有扎实的工笔造型功底,画起“写意”来就得心应手了。能工能写,难能可贵也。所以他的作品出了多本画集,在国内外多次展出,他的《福寿图》、《四君子珍禽图》、《九鱼戏春图》、《红梅图》、《远香溢清》、《新花郁煌煌》等入选全国大展和获奖,有的还被中南海和周恩来纪念馆等处收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国美术界他已有一席之地,是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年画研究会理中、中国美术出版社研究会理事、安徽省美协副主席、《美术之友》编委、《书法之友》主编。他的生平事迹已收入了《中国当代书画家辞典》、《当代中国名家作品集》、《中国美术年鉴》等,秀坤正值年富力强,我们期待他新的成就到来。

沈培新
(原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文联主席)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