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独抒性灵写风骨

陈发仁/文
2010年11月26日 14:01:37  来源:新华网

本文所属专题:朱松发艺术专栏  

朱松发是安徽画坛的一位实力派画家,他往往在丈二大的宣纸上从容不迫、坦诚执着地倾诉着自己心灵感受。追求一种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其作品是一个具有真情实感的中国人的心声。

松发“抗战”时期出生在美丽的黄山。他的父亲在30年代就是黄山一带着名的石匠帅傅。铭刻在黄山悬崖峭壁上的‘立马梦东海'登高望太平”就是他父亲与其他石匠师傅的杰怍。黄山“人字瀑”下的白龙桥也是他父亲的代表作之一。父母的品质深深地影晌了幼小的松发,这位画家的血管里流淌的正是民间优秀工匠血液。皖南秀美的风景,黄山的松云、小桥茅屋也深深地印在松发的胸诲里。解放后他到安庆读书,在中学写标语、画壁画、办墙报,小小年纪便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作“小画家”。后来,他终于进入安徽艺术学院,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美术。

松发最爱画梅,他说梅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梅不怕寒冷,它那劲的枝干在寒风中托着夯芳的花朵,无论是冰天雪地还是狂风暴雨都不能摧垮梅的毅志,它欣然顶风冒雪,绽放枝头。松发常常以悔为题材画巨幅的国画,他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那幅6米长米长、1.5米宽的《寒香图》,是他在庐阳饭店地下窒里,一鼓作气连续绘制了20多天才得以完成的。20多天的时间里,他差不多没高离开过那间画窒,侍到整幅《寒香图》完咸后,松发像大病一场,人瘦了许多。这幅作品风l格高雅,表现出民族气概。他还特别喜欢用枯笔焦墨来表现悔花,当梅枝和梅花舍都铺排完成后,他用大量的水墨渲染、烘托。这时他的创作激情和灵感的火花迸发出来,一气呵咸,大笔触的墨色利细腻精到的梅枝诲花自然结合,相映成趣,真可谓巧夸天工。

松发也画人物,而且别有情思。他创作的《老子出关》,画的是一个故事。据说老子经过函谷关,守山的官吏尹喜似乎感到东边的天空忽然一片紫气·他断定会有圣人将来此地。不久,果然见老子骑牛从东边扬长而至。尹喜请求老子留下,老子应允,便在函谷关着下干古流传的《道德经》五千言,写完后便骑牛向西而去。这是2000 年前的一则故事,它有厚重历史感,要表达这样的内容确实不易。松发废寝忘食,苦恩冥想多日,又查阅大量资料,终于创作出《老子出关》这幅画。为了造成历史的古朴感、凝重感,他精心设计,将画好的作品撕咸几块,又选用褪色的存放多年的老宣纸,天然咸趣地裱托在画下,将“老子出关”这个历史故事用绘画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画幅完成后,又书写记述了“老子出关”这个历史故事。具有特色的书法铺排在画幅的各个角落里,使文图形咸强烈的对比和一种历史的流动感,似乎画幅上的老子真像神龙一般,飘飘然腾空而起,既显出强烈的创新意念,又展现了“老子出关”的深厚而凝重的文化渊源感,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他的许多画作都是用不同的帼构图、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韵律去表现的。《素月来故乡》表现的是一组皖南的老房子沐浴在宁静的月光下,似乎显得有些苍凉,但仍给人一种依然故我的挺拨扎买、厚重古朴的感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一种坚忍不拨的精神。在茫茫的月光下,那执着的屋宇、坚实的房体,还有那磐石般的房基和盘根错节的老树,仿佛在向人们静静地诉说着:多少年过去了,岁月匆匆流逝,而我仍然如敌,坚如磐石。这难道不是种民族信念的象征吗?

松发画的就是这种大气势、大胸怀、大笔触、大感觉。只要你站到他的作品前,总会让你热血奔腾,激动不已。他告诉我,他50多岁了,应该是创作的旺盛时期,他还要到大西北去跑一跑,将大西北的粗犷与豪放揉进自己皖南老房子和黄山图景之中。他还说,自己生在皖南黄山,长在皖南黄山,一辈子都要倾心于画皖南的大山,画皖南的屋宇,画皖南的风惰。我劝他适当地注意休息,他说不敢啊,时光是有限的,我只能加倍地创作,趁着壮年多画、画好我所钟爱的皖南南的山山水水……

(责任编辑: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