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博客 > 会员评论文章

李铎的临、立、变、创

梁永林/文
2009年11月26日 09:14:34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李铎艺术专栏  

近日,笔者两度采访着名书法家李铎,请他谈谈书法创作经验。他把自己的、走过的艺术之路概括为四个字:临、立、变、创。

  1973年的一天,一位同志拿出一本册页让朋友们观赏,他盖住了书写者的名字让他们猜。朋友们见到那种熟悉的洒脱劲健的书风,不约而同地说,是郭沫若。另他们惊讶的是落款处赫然写着另一个名字:李铎。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李铎学习郭沫若的书法用功之勤,就不会如此诧异了。按照李铎自己对书法历程的划分,1959年到1978年,是他的“临、立”时期,即临摹杰作,书作站得住的时期。他临习了许多着名碑帖,其间对郭沫若书法用功最大,一次他和妻儿去故宫参观,看到绘画馆、钟表馆、瓷器馆、珍宝馆的 牌子白底黑字郭氏书作,认为这是郭沫若书法的精华,忘记了参观,习惯性地掏出本子来双钩临摹,等临摹完毕,已不知家人在何处!后来他在十三陵水库纪念碑见到刻石镏金的郭沫若诗文书法,竟在阳光曝晒下临摹了几小时;荣宝斋的几位经理知道他喜欢郭书后,便将不少郭沫若字轴借给他,李铎更是欲罢不能,即使是夏天也会光着膀子手臂上缠上毛巾临习(防止汗珠滴到借来的字轴上),把郭沫若书法作品临了个透。他常说,搞书法不痴迷不行,不投入不行。

  他认为成为一个书法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便是“非常勤奋”。他特别强调“非常”2字,“什么天才也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他十分坚信这一点。搞书法不能糊弄人,造假不成,得来真的,得苦练……这时他儿时发蒙时得来的教训。他至今仍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幕情景,老先生让学生训练画圈圈儿,他讨巧将毛笔倒过来,蘸上墨汁,“印”出很多圆圈儿交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当着别的孩子的面,他挨了三下手心板。自此以后,发奋苦学,几十年来,他养成了不拘时间、地点、季节,随时随地练书法的习惯。他常常在半夜妻子入睡后爬起来,进了洗手间,将放在洗手间的毛笔拿起来,蘸上清水,在四壁上写字,写完第四面,第一面墙壁也干了,周而复始,一些就是两三个小时,妻子发现时不禁埋怨“你不要命了!”一次傍晚,他走出工作单位军事博物馆,不禁怔住了,好一片大学,一个脚印也没有,这样的天然大纸去哪儿找?他兴奋起来,拿来了大扫帚,一笔就是一米多宽,痛快淋漓地从东写到西,竟把整个广场都写满了!

(责任编辑:桃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