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杨佴旻:坚守中国中心主义人文思想

2015年08月11日 11:12:0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明年春天,巴黎市政厅将敞开大门迎接中国画家、雕塑家、诗人杨佴旻先生 。这位艺术家的美学风格无疑将满足众多中国当代艺术爱好者的长久期待。他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创作宣言中阐述了自己对中国水墨和彩色新文人画创新的思考,明确显示出中国画界前辈对他的深远影响。他以张大千为榜样,后者在国际艺术市场的交易价已远远超过了毕加索。而接下来我们将总结一下中国水墨画的崛起包含的几个关键因素。

从画家任熊现代性画风的成功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1644-1911),“海上画派”是十分活跃的艺术流派。尽管画派成员创作风格各有不同,却有着共同一致的目标:以卖画为创作目的,他们熟知顾客的品味:以山水、花鸟和人物为主题,迎合市场需求。而任熊(1823-1857)以其创新风格在其中独树一帜。他的人物、山水和花鸟作品显示出极高的才华。他的全身自画像(1850,即使在今天的画家和评论家眼中也颇具深意……画中任熊看上去神经质、稍显生硬,精力充沛而充满欲求。此外,宽大简洁的衣袍将身形裹挟于层叠褶皱之中,整体色调冷静柔和,也进一步突显了人物的自我暴露。跟他比起来,即使当代画家中也鲜少有人敢于使用这种直接坦荡却不失优雅的写实主义,这一点从任熊对衣料材质对比极为精细的刻画和对条纹布料鞋履的描绘就可见一斑。

直到1911年之后,中国踏入民主共和国时期,与欧洲、尤其是与法国的文化交流才逐渐增加,中国画家得以在卢浮宫和位于杜伊勒里花园的橘园美术馆举办重要的画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三十年代。西方世界因此有幸发现了两位重要的中国画家:徐悲鸿和林风眠。徐悲鸿让法国公众认识了中国书画水墨骏马图。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的骏马图在各大出售艺术复制品的商店销量依然紧俏,而原作也被欧洲几大美术馆馆藏。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艺术品与其他奢侈品一道被视为优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当权阶级依然秉持传统教育理念,始终强调精湛的技巧、以书入画和不同主题的笔下传神之艺:山水、花鸟、静物、人物……同时,对西方美学的了解为中国画家打开了视野,为他们带来了技法革新和全新创作表达冲动。虽然他们在多方面不断尝试突破,在强势主流文化理念下,某些领域还是被他们自觉地视为禁区,例如裸体画。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批画家有幸通过官方交流渠道或者个人便利条件得以来到西方交流。这样的作品在今天有渐增之势。显示出中国艺术家洋溢的创作才华。由于近二十年来中国致力于将流落海外的古代、现代文化珍宝赎买归国,这段历史时期的意义因此逐步得到强调,这与二战后美国人决定赎买回某种特定遗产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两者之间又有着重要差别:我们正在进入中国崛起的时代!这一变化已经形成全球共识,也形象地总结出今日艺术家岳敏君不可阻挡的成功……这位画家还在继续将自己乐观灿烂的笑脸在画布上、在雕塑中传递给世人!

关于十九世纪末水墨画大师作品在技法与美学上的几点概述

齐白石(1864-1957)、丰子恺 (1898-1975)、张大千(1899-1983)、林风眠(1900-1991)、丁衍庸 (1902-1978)。

中国大陆的社会政治形势导致了不同艺术发展模式:一方面,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以社会主义体制为主导,艺术作品是为大众服务的,在这一主导方针之下,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因此备受诟病。而另一方面,香港地区长期受英国影响,文化创作也更为开放、西化程度较深。另外,台湾由于在经济重建期受到美国资本的大力协助,因此受美国极大同化,美国文化在台也成了西方文化的唯一代表。除此之外,一些因政治因素或更多地出于个人原因远走西方的艺术家也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创作风格,直到今天、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依然在艺术市场上硕果不断。

因此,对于众多亚洲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来说,首选方式仍然是直接从画家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手里购买作品,以保证藏品的原真无疑。这是最令人信服的方式,因此是最普遍的选择;而在此之外,收藏家也喜欢直接向大师订制,重新创作一幅自己在某美术馆、某基金会收藏中看到的作品……画家陈江洪(1963年生于天津)1988年创作的《樱桃恋》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在1993年以另一版本重新面世,新版题上“再写旧题”字样。

这种对作品的再创作带来了西方视野中前所未见的创作模式和美学,然而这一做法在中国传统画艺六法中早有先例,其中的最后一法“转移模写”至今仍在作品的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世界向散居海外的中国画家敞开大门: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水墨画大师

中国、台湾以及散居世界各地的华裔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得以充分发挥创作才华。其中代表人物包括丁雄泉 (Walasse Ting)、赵无极 (1920-2013)、萧勤 (1935-)和范曾 (1938-)等。六十年代,这些艺术家陆续来到西方,尤以法国为多,而与此同时,良好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状况令艺术市场形成了开放的环境,一个当时久负盛名的批评家会与文化机构或众多画廊合作,联手进行艺术家作品的推广,他们之中一部分虽然选择融入当地艺术创作,他们的作品依然整体上展现出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人文主义……而紧随其后的一代艺术家将极大地改变这一进程。

走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与进入全球化进程:

接下来的例子很好地显示出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发展对艺术界的影响。最近刚刚离世的画家朱新建(1953-2014)就是见证这一转变的极佳例证,他的创作融合了古典主义与情色艺术,并继承了古代文论画论研究。他也曾旅居海外,自然也到过法国,在巴黎美院,艺术家创作上的极度自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不可捉摸的美的描绘证明了裸体可以适于不同画境,与他尖锐的笔法和折转也相得益彰。朱新建自由艺术家的身份保证了他创作的自由,例如取材于明代情色小说的《金瓶梅》系列小幅铜版蚀刻画,以及随后的同系列水墨画。他近些年的创作结合了对现实生活的事件和反思、闲步偶得。他笔下的一些人物摒弃了传统的服装,以宽大的外套和牛仔裤形象出现……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女性画家风潮:如杨春华和徐乐乐,都生于1953年,与前面谈到的画家相比她们有着不同的创作诉求。她们笔下的人物、花鸟还保留着旧时代的雅致与考究之气,这种刻意营造的拙气虽然过时,却受到新一代收藏家的追捧。

画家李津1958年生于天津,表演化的风格令他得以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鲜活的事件以自画像的方式呈现在作品中,画中经常出现对私密的不宜公开的场所的描绘,对裸体的表现也坦然无饰。

杨佴旻的宣言:以彩色水墨取代油画和丙烯材料

杨佴旻是近年来新文人画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们支持以浓墨重彩为特色的水墨画革新。杨佴旻1966年生于河北省曲阳县,故乡山峦起伏,将北京环抱于中心。杨的艺术灵感与创作喜好十分广泛,少年时就对中国水墨画、陶瓷作品、版画、雕塑等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立志踏上这条开放自由但前途不定的探索之路。

他首先通过研习传统画论提高自己的绘画和雕刻水平,入门教程就是《芥子园画传》 ,这是一部系统详尽、广为人知、也最受习画者推崇的画谱之一;在研习中,杨佴旻看重的是“通过彩色雕刻来更好掌握水墨画,而不是以此成为雕刻家” 。他早早显示出对三种主题的偏爱:静物、山水和人物。这位年轻艺术家不仅继承古代绘画传统、也对中国当代艺术多有关注。在最近的一篇访谈中,他谈到自己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当代艺术的评判标准应该建立在世界性的评判标准之上;它依据的是人的尺规。上世纪的大师,如徐悲鸿、林风眠等,已经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水墨画进行革新,令其符合当代人的需求。而为此,他们必须主动融入世界标准” 。杨佴旻毕业于南京美院,并获得美学博士学位。他同时也对文学创作怀有极大热情。他的诗歌作品不断丰富着绘画和雕刻创作,而他在美学方面的造诣也为艺术风格打开了更为丰富的维度。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杨佴旻出版了大量画册,并成功举办多次画展,这不但体现出他的创作热情和充沛精力,与艺术家本人的气度风仪也和谐一体。一些中国文艺评论家指出,与众多同辈年青艺术家一样,杨佴旻早期的静物作品受到了西方印象派大师莫奈和塞尚的影响。杨佴旻无愧于当代彩色水墨革新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创作方面的活跃也令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南京艺术学院新水墨画研究所所长。他鼓励开放式的讨论,也支持画家个人在风格上的创新。“这是长期困扰理论家和创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说,“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了25年之久,在每次研讨会上各种提案层出不穷,呼吁着参会者、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他还指出,“在当代艺术界有个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很多人对水墨画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认为水墨画的材料是画不出鲜艳色彩的。自上世纪起,中国艺术家就致力于改变这一局面,希望赋予水墨更为丰富的色彩。林风眠就在墨色与重彩之间找到了极佳的平衡点。虽然这种手法尚未发展成派,但水墨画的新形式已经越来越显著地浮现出来。在当今中国,结合了传统水墨与鲜艳色彩的画作创作日益增多,这将成为今后中国艺术的主流”。杨佴旻还认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现代化社会,绘画怎么能一直固守在古人的黑白水墨世界里呢?只因为它以“墨”为名吗?如果水墨画家不敢或者不去尝试彩色,那是他的个人选择,和水墨画的材料无关。在宣纸上创作的同仁们,请为你的作品添加上颜色吧,这会令画面更具魅力!” 这些观点显示出,杨佴旻长期深入的艺术探索和反思赋予了他广阔明晰的视野,令他敏锐地抓住了未来艺术发展的理论突破和创新方向。

艺术家偏爱的题材:从人物到静物

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杨佴旻贯通了在世界各地游历的点滴感受、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的表达力逐步确立了自己偏爱的主题:室内人物,静物(通常是构成内室的重要元素)和风景,展现出人类与自然的虚实相形、气韵相通。不管承认与否,杨佴旻的艺术成功地结合了感性与反思,展现出一派全新气象。他所偏好的室内画等主题确实带有明显的西化特征,但西方艺术只是他创新尝试的出发点,整体氛围贯穿着我们无法忽视的东方气息、汉文化内核,他融汇东西艺术,以跨文化视野营造出一个理想的宇宙。

人物

杨佴旻的人物画吸收了日本二十世纪30年代浮世绘画家和西方画家马蒂斯、以及内景主义画派维亚尔的精髓。他运用创新的独特技法来描绘人物在室内的日常生活,将人物融合在背景之中,同时人物身旁的每一个静物,装饰都各具形意分量。比如他在2002年完成的作品《小芳》,年轻女子身着黑裙,仿佛浮现于身后壁纸上的深色图案,形成色彩上的鲜明对比,而女子对面的花束和窗户中透出的一角蓝天也令构图开阔丰满。与之相比,1999年的作品《厨房》 (120 x 180.5cm)则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观感,画家更多吸取了法国画家安德列•布拉吉利(André Brasilier)的色彩风格,而布拉吉利本人也深受日本画风影响。此外还有2002年完成的《假日》(57 x 45cm),画中配色及大面积的黄色主调自然营造出轻松、安逸的氛围。

大幅山水画

杨佴旻山水画的格局显示出他对传统国画名家、尤其是唐代及清代山水画气象的继承与发扬。这两个朝代是中国山水画、尤其是名山大川入画最为盛行的时期。在他笔下于是诞生了《五台山》(2013 年,79 x 112 cm)、《太行的早晨》(2012 年,143 x 309 cm)和《长城》等一系列作品。在21世纪的今天,用传统的题材进行创作是对艺术家才华、胆识与革新精神更大的考验。他对自然、对微观宇宙、对包育万物的悠悠天地的审视饱含敬慕与喜悦之情,作品不仅充满新意,且引人神往,仿佛不断向观者发出同游之邀。

静物

这个题材虽然轻松,在西方艺术中却被视为最容易落入陈规、矫揉造作的主题。如果从法语直接翻译,“静物”这个词在法语中直译为“死物,没有生命的物体”,本身就带有一丝沉郁之气;而中文的“静物”与英语中“不动的物体”更为贴近。在杨佴旻的笔下,静物却焕发出了活力和生命力,他对物体的取舍、精准的构图皆令画面主体在周围世界的显现-隐退中、在整体构图中凸显出来,鲜活宛然。以《蓝天》这幅画为例,蓝天白云下簇簇红色、粉色的金鱼草展示出自然强大的生命之力,而国画色彩在宣纸上竟呈现出油画般的雕刻感,画家对绘画材料的掌控和应用功底由此可见一斑。同样地,这种由画中元素和谐共生所带来的神奇效果也体现在以花卉为主题的《红叶》、《粉红色的记忆》、《花开时节》这几幅作品中,花朵与几何、抽象元素的色彩对比是它们共同的亮点。杨佴旻笔下形态的自由和无拘无束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英国当代艺术家吕西安•弗洛伊德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前者受后者影响,而是两位艺术家共同追求的艺术目标、创作之悦的体现……

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发展不断为世人带来惊喜与震撼。实际上,从宋朝、甚至更早的朝代开始中国画家就已经涉足抽象绘画,发展出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特有的美学风格。而西方世界刚刚开始领会到,自己眼前的风格并不是简单的异国趣味,而是一种渐渐强大的新文明的代表、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令西方文明也不得不自感震撼和相形见绌,然而面对现代世界的急速发展,中华文明对于西方来说仍然如抱琵琶半遮面,无法捉摸。在全新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也不能忘记,曾几何时,西方艺术家也是得到历史的垂青才有了今日地位。希望繁花盛开的巴黎之春为才华横溢的画家带来好运,祝愿画展顺利成功,这也是推动艺术发展和艺术历史的唯一动力!(作者  柯孟德  翻译 曲晓蕊)

注:

柯孟德是汉学家,重要的艺术史家和中国史专家,曾任法国驻中国大使文化参赞,现任巴黎 Museé de l’Homme人类学博物馆馆长、中国问题学术顾问,曾任法国驻中国大使文化参赞。他既在学院授课,也是很多艺术展的策展人,其中包括《中国艺术百年》(2009,巴黎)、《中国当代艺术》(2007年,北京)、《艺术家之书,从马蒂斯到当代艺术》(2007,台北)、《纸上中国,1960-2000》(1995)等。他曾在中国定居7年,写下众多中国艺术方面的著作文章。

杨佴旻画展、雕塑作品展将于2016年5月同时在巴黎三处展厅举办。中法双语展览画册。展览详细信息将发布在市内公告牌和城市信息网。

参考文献:

克劳迪娅•布朗、周汝式,《超越混乱——1796-1911年的帝国消亡时期的中国绘画》,美国:菲尼克斯艺术博物馆,1992年,368页。

展览图册,展览时间:1992年8月22日-10月4日。

柯孟德,《1960-2000:纸上中国》,中国纸卷画展,2000年12月7-17日,Bateau-Lavoir艺展空间,巴黎:Le Bateau_lavoir,2000年,36页。

柯孟德,《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表于《中国研究》,(Missives,2003年)。

柯孟德,《中国艺术百年:1909-2009》,巴黎:Ed. de la différence,2010年,398页,彩色插图。

柯孟德、玛丽•罗蕾亚,《未来之梦》,杨佴旻水墨画展,洛代夫,2014年。北京,2014年,105页,法中双语插图版。

高名潞编,《自内而外:新中国艺术》,纽约-伦敦: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8年,223页。

《新中国艺术:当代中国艺术家访谈》,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10年,415页。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