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胡斌: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本土写作还很缺乏

2015年06月08日 11:14:4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2015年5月28日晚,“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颁奖典礼在故宫建福宫举行。

本届AAC艺术中国将原先的十三项大奖精简到了三项,即:“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以及“年度出版物”。其中年度艺术家大奖由张培力获得,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由林科获得,而“年度出版物”奖则只选出五位提名奖,大奖空缺。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艺术出版物奖评选的标准显得更加明晰——“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写作”,获得提名的这些艺术出版物反映出中国本土当代艺术研究与写作的某些状态。为此,信息时报采访了年度出版物提名奖获奖作品的编委之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

“近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中国的当代艺术只是刚刚开始。”本届AAC艺术中国评审委员会主席朱青生在致辞中这样说。然而与日益繁荣的当代艺术创作相比,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写作与出版工作,其实更为薄弱。

这么多人在参与当代艺术创作,严肃的写作却这么缺乏
胡斌对以往AAC艺术出版物奖也有关注,他发现“以往获奖的经常是翻译的著作或者非当代艺术的著作,翻译著作当然重要,但这也反映出我们本土自己的当代艺术史写作的缺乏。”

今年的提名出版物扭转了这种局面,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类似的问题,五本入围出版物中有三本是外语著作,是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成果或者外籍华裔学者的研究。“例如塞尔维亚策展人比利安娜,她的提名作品是从展览史的角度研究1979年之后三十年间的上海当代艺术生态,做了很多调研,不是国内常见的宏大的资料堆砌,而是带有问题意识的严肃写作,但很奇怪中国本土的批评家,我没有看到花很大功夫去做类似的梳理,而是一些外国人在从事这样的工作。本土这么多人在参与当代艺术创作,但严肃的写作却这么缺乏,我觉得从这次评奖中也可以看出问题的某种严重性。”

此次获得提名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第一辑:感观媒介与认知方式的转变)是鲍栋、鲁明军、胡斌、皮力四人团队工作的成果,鲍栋是发起人,第一辑是鲁明军任执行主编,于2014年11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胡斌介绍说:“我们整体研究的方法是要打通现代与当代的界限,认为20世纪艺术史的问题要整体分析,并且打破媒介的界限,希望能够在打破艺术史、艺术评论、艺术理论写作之间,以及与其他各人文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的同时,也能摆脱日益固化的当代艺术历史叙事。通过具体而微的案例分析,希望能把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解释得更充分。”因此,在编辑的过程中,他们深切体会到收集对20世纪美术问题严肃深入研究文章的难度。

我们还忙着“展示”与“记录”,还没来得及“研究”当下的艺术批评、艺术写作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什么样的艺术批评是我们最需要的?

胡斌认为,现在的艺术批评存在两种比较集中的问题,一类是“圈子里自己的游戏”,充满学术词汇但是缺少真诚、独立的判断,在圈中必不可少,但真正的学术价值则未必;另一类是“即时的、媒体的狂欢”,常见于网络上或者一些报纸上,往往是因为某个事件而在微博、微信上发出的短小的、直观的感受,却因这种感受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考证而失之偏颇,并在反复传播中引发论战——而这种论战也往往无法触及实质性问题,流于表面。这两种常见的状态,也正是大多数人对当下艺术批评的感受。

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胡斌认为,这首先是因为,具有学术见地的判断不仅依托于学科背景知识系统的准备,还需要直接的现场经验。他说:“国内一些批评家对现当代艺术的历史、批评系统缺乏详细的梳理,没有学科体系支撑,更多的是依靠对当下现状的直观感受,加上某些艺术史的知识来做出诠释。这种诠释经常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的、缺乏强烈学科逻辑的。而在另一个方面,优秀的艺术批评写作,也不能离开写作者对当下国内外艺术现象的实际介入。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具有艺术史学习背景、有相对长一段时间研究一个课题可能的人,可能缺乏对当下艺术现场的深入的介入,写出来的东西有点隔靴搔痒;而有现场经验的策展人们又太繁忙了,抽不出时间来认真写作。在国外这方面要好很多,既有非常忙的国际策展人,也有大部分美术馆的策展人或者一部分独立策展人他其实是用好长时间来做一个项目,围绕它进行很多研究并写作。他们好像没有现在中国这些策展人这种繁忙的程度。”

或许,这是当下中国当代艺术迅猛发展,“大跃进”式繁荣的某种必然结果。正如朱青生所说,我们还忙着“展示”与“记录”,还没来得及“研究”。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