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观点

新笔墨:中西间距中的未来

杨杰/文
2015年05月12日 14:16:4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伴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日趋加速,这一方面便利了全人类的互通交流与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却使得原本独立且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产生了快速混融与趋同,从而破坏了人类文明本应丰富多元的“生态”,呈现出全球一致性的文化解构化、碎片化、匀质化、拼贴杂存、扁平化的“弥散”景观。由此,西方的现当代文化艺术首当其冲受到这种“弥散”趋势的影响,陷入后现代之后的发展前行困境;而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在“弥散”中逐渐失去对于自身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正确理解、辨析、继承与发展,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便是其中的焦点之一。

以“水墨材料”和“毛笔书写”为鲜明特色的中国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典型代表,这种独特的东方艺术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传统,建构出一整套极为高妙复杂、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具有相当丰富的未来学价值。因此,以“水墨”为形式特征的中国画,近年来已成为国际学术热点而备受关注。但由于传统的断裂、传播的混乱、理论的曲解、文化的误读,目前关于中国画的认识与实践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并且仅以“水墨”来简单指代和判断有着千年传统积淀的中国画,未免过于肤浅和粗陋,也必然产生传承的偏差和错误。所以,作为东方艺术典范的中国画,其核心精神内涵和价值品评标准亟待正确地研究、阐释与重申。

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他的学术研究中,针对不同文化的共生与发展问题,提出了“间距”的理论主张,即:通过开发不同文化之间的“间距”探索每一种文化之间隐而未见的优长,以便使它们更好地显现出来。不要让文化之间出现的“间距”消失,把“间距”视为资源,使它起作用,以便在中间地带生成全新的结构与系统。所以,我以“间距”理论作为本次展览策划与构思的学术依据和基础,以中国画艺术独有的创作观和价值品评标准为实例和切入点,通过现场的展览实验与文化比对(本展览与威尼斯其它当代艺术展的比对),力求以当代展览方式呈现6位不同时代中国画艺术家的个案,深入分析、重新发掘与研究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性”核心价值,并探讨作为东方文明典型代表的“水墨”对世界当代文化发展的启示和潜在意义。

所以,我分别以中文“气韵非师”和英文“ LEARN FROM MASTER ”作为本展览的主题,其中,中文“气韵非师”源于中国宋代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郭若虚的经典画论,代表着对中国画最高评判标准的主张,即最优秀的作品与最优质的人性密不可分,最卓越的艺术创造是学不来的;而英文“LEARN FROM MASTER”可以直译理解为:向大师学习与致敬。这两句语义各异的话共同组成了展览的题目,貌似相互矛盾,实则是想探讨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为什么要向大师学习?向他们学习什么?什么是可以学的?什么是不可学又应该不懈追求的?中国画2000多年来的变与不变是什么?中国画笔墨如何获得审美独立性?中国画笔墨的核心价值和品评标准是什么?中国画未来发展的可能是什么?中国画于世界文化艺术的未来价值与作用何在?

为此,我在展览中设计了分属于不同时代的6间书房,同时赋予每间“书房”一个符合历史情境的主题内容,在这样一个场域空间之中,观众可以通过自身“在场”于每间“书房”中的直接经验,体味历史的变迁,获得时空穿越般的切身感受,从纵向的时空维度观看中国画的传承与开拓。同时更可感知与体悟中西不同文化语境中“气韵非师”和“LEARN FROM MASTERS”的观念指涉,观众最终将发现中国画2000多年发展历程中的“变”与“不变”——变的是不断演进发展的视觉笔墨语言方式,不变的是如史诗般延续至今,以“气韵非师”为最高艺术追求的人格精神理想——而这正是艺术家得以“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也是东方文脉史诗得以独立并良性发展的前提,更可能是中国画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所做出的启示与贡献。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