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原创

艺术玩转世界杯

2014年06月30日 10:22:1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用“好戏连台”来形容本届世界杯前一阶段的赛况,想必无甚异议,可以预料,这个夏天所发生的与足球有关的一切话题将会成为今后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足球往事”。其中,不乏艺术的身影。在球赛尚未开打之时,各国艺术家,尤其是巴西本土艺术家们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艺术世界杯”前奏。而随着赛事的日趋白热化,艺术家们依然激情满怀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足球的热爱。足球可以划出美丽的弧线,艺术则以另一种形态来呈现绚烂。对于艺术家们来说,无论何种介质和载体,画布无处不在。

多元化的艺术表达

对于巴西这个因足球而疯狂的国度来说,热情迎接世界杯的到来自然是本土艺术家创作的主旋律。一名艺术家历时5年集齐10万个塑料瓶盖,拼出一幅长15米、宽6米、重达113千克的巴西国旗,所用的材料来自萨尔瓦多沙滩上难以计数的废弃物,而自愿参与“清理沙滩”活动的竟是本地的15个孩子;一位女性艺术家在科帕卡巴纳海滩上为着名球员内马尔和梅西塑了沙雕,前者右臂高举,后者则紧握双拳,两人表达激情的方式各异;艺术家斯奎拉为世界杯32强绘制的一系列海报,由各国当家球星领衔,不仅选配经典色调,还用本国语言写着球队的昵称;3D纸艺大师卡洛斯·梅拉全手工制作的纸雕作品正在香港展出,其《10号传奇》层次感极强,一展身披10号队服、不同国家着名球星赛场上的英姿。

最有趣的当属一个名叫努内斯的艺术家,他将各种食物如饼干、玉米、葡萄等作为主要创作材料,结合钢笔画,制作出一幅幅有趣生动的画面,这类美食与足球都不能辜负的另类作品,为本届世界杯增添了新奇的艺术趣味和独特享受。

不止巴西本土艺术家,各国的艺术家们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品。澳大利亚艺术家Nick Barclay制作的世界杯插画,定格了世界杯赛场上的多个经典瞬间,插画的上角标出了球员的名字、国家队以及世界杯年份,作品包括了1966年世界杯赫斯特门线悬案、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上帝之手等;美国艺术家凯斯·杰尼根制作了一组超现实版球员画像,罚失点球的巴乔和德罗巴、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C罗、皮尔洛一一在纸上活灵活现……装置、沙雕、海报、纸雕、涂鸦、摄影等,花样繁多的形式,传递着有关世界杯的艺术表达。世界杯也不止是64场足球比赛,而是被赋予更加多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气息。

涂鸦,不仅仅在墙上

主旋律之外也有不同的声音。在巴西,4月《圣保罗页报》的最新民调里,支持巴西举办世界杯的比例低于50﹪,这意味着不支持举办世界杯的巴西人超过半数,涂鸦成为了他们表达抗议的方式。

在里约热内卢市区,一面墙上画着正趴在地上的世界杯吉祥物开枪的画面,枪口前方的文字为“我们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镇压”;挂在窗户上的巴西国旗被红墨水浸染,上面写着“世界杯为谁举办?”圣保罗贫民窟附近,几个身穿巴西国家队队服的小男孩站在房顶上庆祝世界杯,而与之不远处的墙面上却是一个手持枪械的男子;一个上身赤裸的瘦弱男孩身上背着一颗巨大足球,不堪重负,眼中含泪。开幕式前一个月,艺术家保罗·伊藤创作了哭泣小男孩眼前盘子里只有足球的涂鸦作品,他将这件作品上传到摄影网站Flicker、社交网站推特和Facebook上,力图呈现另一种视角的巴西。

6月,随着32个国家的球队陆续到来,巴西令他们感受到的除了浓郁的南美风情、燃烧的民众激情,还有赛前尚未完工的体育场、街头不断发生的民众抗议,以及随处可见的涂鸦作品。在亲临现场的外国媒体记者眼里,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涂鸦更是无处不在:“涂鸦早就不拘于泥墙壁,而是突破传统,爬到高架桥、电线杆、下水道井盖、加油站、卷帘门上,甚至连道路上的斑马线都留下涂鸦的痕迹……”涂鸦艺术家和爱好者们手持喷漆罐、马克笔,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人们的声音收集并表达了出来。当然,这一切都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早在2009年3月,巴西政府就通过一项法律规定,如果征得相关建筑业主的同意,就可以通过涂鸦这一形式来自由表达。

在圣保罗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线路两旁的围墙上,4月份就已经有涂鸦艺术家开始忙活了。这条通往开幕战体育场伊塔克拉奥球场的必经之路上,如今已布满了数不胜数、色彩鲜艳的涂鸦作品,这道露天墙也被称为“拉丁美洲最长的涂鸦墙”。据公告称,这个长达4公里的艺术工程由国家旅游部和圣保罗世界杯委员会联合承办,费用由政府和赞助商提供。他们向涂鸦艺术家召集作品设计图,被选中的作品只需符合一个主题,即“巴西的热情”。有了政策助推和资金保障,再加上地铁公司、墙壁房主的授权,涂鸦艺术家们涌动的热情在这块绵延几公里的超长画布上尽情地喷洒着。当然,激情燃烧也有期限,因为世界杯结束之时,他们的艺术行为也将终止,而这些作品将会保留下来,成为圣保罗这座见证过第20届世界杯的城市的永恒一景。

飞机也成了涂鸦艺术家的画布。Os Gêmeos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用了大约1200罐喷漆为本次大赛巴西国家队乘坐的专机穿上了新衣,机身上覆满他们造型夸张的卡通形象,而整个飞机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穿梭在丛林间的大鸟。如今这只“大鸟”正在巴西上空穿行,载着为该国荣誉而战的战士们飞向赛场。

“里约热内卢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融合的地方,涂鸦最开始也是贫民窟街区里长大的年轻人表达内心情感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而时值世界杯期间,这种表达也就比以往更加活跃。”艺术国际网总编、批评家吴鸿认为此次巴西政府如此“关照”涂鸦,“是在传递他们的主流价值观,即把职业化的涂鸦和主流价值观以一种艺术形态展示。开放一些城市的某些区域来让涂鸦艺术家和爱好者表达,一方面在世界杯期间向外界展示一种开放的姿态,另一方面也试图把不可控的一些亚文化形态变得可控。”

虽然涂鸦艺术作为一种民众关注度较高的表达方式蔓延全球,但不同的国家及其政府机构对待涂鸦行为的态度却不尽一致。“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视觉元素,从积极的意义来看,这是一种能有效帮助青少年宣泄情感的手段,但如果任其无序的蔓延,则会对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吴鸿认为。

公共艺术空间的城市表达

“涂鸦”一词,源自距今一千余年前唐朝诗人卢仝《云添丁》中的诗句:“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在英文中,“涂鸦”通常以Graffiti出现,希腊文则以Graphein表示。

当代涂鸦普遍被认为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缘于因越战失败而催生出的美国社会次文化边缘人群的一种表达形式。随着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其规模和影响在80年代的纽约达到了顶峰,随后逐渐转向欧洲,并引发潮流,直至今日,已深远地影响了平面设计、摄影、广告、插画,甚至多媒体和高科技产品。

当代涂鸦艺术诞生之时,载体便是城市。涂鸦本身所具备的广泛参与性、公共性,以及将城市与人的关系以极强的个性化、艺术化进行的创意表达,使得涂鸦逐渐成为广泛存在于世界很多国家的一种公共艺术。起初,涂鸦的出现会让身处其间的人们产生接受障碍,慢慢熟悉后就会自发地调校自己的审美观念以适应和融入,最终而成为一种自然、平常的公共艺术生活,而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现在的涂鸦主要分带商业性的职业涂鸦和注重个体表达的自由涂鸦两类,而两者表达的意图、动机和目的截然不同,情况也较为复杂。而对涂鸦和涂鸦艺术家这两个概念,吴鸿也认为应区分对待:“涂鸦是从美国黑人街区兴起的,显示出美国主流文化和精神的包容性,后来则趋向职业化,和商业广告、文化时尚街区、街头装置等结合起来,产生出一种新的职业,就是职业涂鸦艺术家。

一些涂鸦作品后来还走向了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市场,这和早期的涂鸦已经有很大变异。”

“涂鸦艺术的核心精神主要是提供大众消费的街头文化”,曾撰写过《涂鸦艺术》一书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瑞芸认为:“起先是没有资格登堂入室的无名画家所为,现在涂鸦也给自己在艺术界挣到名分了,已成为艺术的一个种类。20世纪80年代欧洲某大机构组织人游览纽约,纽约市为了给欧洲游客好印象,连夜把地铁的涂鸦清洗掉,让欧洲游客大失所望。因此,现在有涂鸦的城市,会在旅游手册上注明,吸引游客。”

最近,Google上线了街头艺术网络博物馆(Street Art Project),里面展示了从中国上海、巴黎十三区,到90年代纽约街头的经典涂鸦作品。这个设立在欧洲的运营网站,为的是保存和发扬街头涂鸦艺术。“街头艺术本质是短暂的,这意味着如果你错过就错过了。然而,现在的谷歌艺术项目将这些艺术品搬上网络,无论是San Miguel超自然涂鸦,还是巴黎和伦敦的雕塑贴画,用户都无需起身,即可在电脑屏幕前观看全球各地100多个地点超过5000件不同风格的街头艺术作品。”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艺术表达有无限可能。如果说今天的涂鸦艺术让巴西世界杯更艺术化,是否可以期待,会有更多的艺术形式参与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和活动当中,制造一份意外的惊奇?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