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长廊 > 原创

夫王迁都

刘学义/文
2010年05月20日 15:41:2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本文所属专题:刘学义艺术专栏  

吉林人一提到挂“葫芦”,都会不约而同地说道:是为了避邪、是为了消灾解难。根据什么呢?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这种笑谈和言论,能这样的留传几千年呢?……从“宝葫芦的传说”之中,不难看出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蕴藏着千年古文脉……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吉林市帽儿山古墓群中出土的文物,印证历史文献记录的夫余古国—“鹿山之都”的存在,已成事实。通过这个风物传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善良的人,必有好报。

悬挂葫芦为避邪,历史文脉传千年。
根据什么解疑惑,吉林传说找答案!

鹿山之都遭燕袭,夫王带兵往东逃。
京都难民紧跟随,王弃王冠成帽山!

燕国世子儁慕容,遇见夫都娜母性
背大领小夫情深,善有善报挂葫芦!

相传,在晋咸康七年(公元341),燕京故宫里,燕王皝坐在金銮宝殿之上,文武大臣站立两侧。王子慕容儁走出队列,打千说道:“夫余人建鹿(夫)台,就是建高官厚禄象征性的标志,所以夫余人把 “福禄”二字,变成了“夫”字的简洁合音。这是把“鹿”音,变成福(夫)音的由来。掩搋水,四通八达(指松花江交通纽带通八区,这是古代四通八达成语的由来。),占领夫都夫台,就等于占领福禄源地!占领福禄源地,就等于一统天下!”燕王皝点点头,说道:“夫余国是东北亚最大之国,占领鹿山之都,就可以控制东北亚全境!儁,为帅。恪,为军师。儁、恪、军、根四将军,兵分四路攻占福禄源地!”夫京都堡,狼烟四起……夫余古都被燕王皝之子慕容儁,帅领慕容军、慕容恪、慕容根三将军,一万七千骑旅所袭。夫都故宫,危在旦夕。城门大开,夫王骑马率领军队向东山逃去,遇上慕容军、慕容恪、慕容根三路燕国将军的围截……“鹿山之都”一片混乱。京都百姓,携儿带女都跑出王城来,纷纷跟随夫王的军队也向东山跑去……

迎着夫余王,杀过来一队燕军。夫王为了不让燕军注意到自己,抛弃王冠,掉头往回跑。战马刚调过头,发现慕容儁带兵已经追杀过来,便冲天喊道:“天啊,我命休矣—”边喊,边拔出指挥剑准备自刎。随着夫王绝望的呐喊之声,引来一阵狂风。狂风把王冠带入天空,变成一顶巨大的帽子,对准燕军快速飘落。于是,便把慕容军、慕容恪、慕容根三位将军都扣在大帽子之中。逐渐,变成一座山……

慕容儁带领军队,追杀夫余国的残兵败将。发现跑在最后边的是一位母亲,母亲背着一个大孩子,却领着一个小孩子跑。当骑兵举起战刀,向这位母亲的头上砍去的时候,慕容儁喊道:“住手!”喝止了士兵。慕容儁骑着战马,跑到母亲面前,问道:“你为什么拉着小孩跑?却背着一个大孩子呢?”母亲停下了脚步,哀求说道:“小的孩子,是我亲生的。大的孩子,是我丈夫先房留下的。你杀死我和这小的孩子吧!请留给大孩子一条生路……”慕容儁被感动了,说道:“你不要再跑了,回家休息去吧。别忘记在你家门口挂个‘葫芦’。”接着传出口御:“凡是门口挂有‘葫芦’的人家,不准进去打家劫舍。”慕容儁御旨传出,感天动地……大帽子前檐(山的西侧),快速抬起。慕容军、慕容恪、慕容根三位将军率领燕兵跑了出来……

慕容儁居中指挥,俘虏夫余王及王属、军队五万余人。第二天,是端午节,那位在战刀下逃生的伟大母亲,告诉“鹿山之都”的居民都挂起了“葫芦”。国都的居民百姓,都免着灾难……慕容儁带领慕容军、慕容恪、慕容根三位将军登上了夫山夫台……军事慕容恪望着鹿都居民家门前的葫芦,向燕军统帅慕容儁建议:“天意不灭福禄源地,顺其天意,必须肆放夫王及王属、军队,才能免着灾患!。”从此以后,帽儿山,成了吉林的名山。端午节挂“葫芦”,成了吉林人的习俗。第二年,东部邻国高句骊大肆入侵。夫余国都受到夹击,被迫迁都农安。从公元前108年东明在夫山建都,到公元342年夫王迁都,前期王城“鹿山之都”长达450年之久。《帽儿山的传说》,是关于吉林民俗—挂葫芦习俗的产生记述。在笔者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前辈们讲过。但是,具体发生在那年、那月,具体人物是谁?都说法不一,带着这些疑问去探索,一直研究了几十年。后来,看到了史书,又经过多次的到东团山(鹿山)、帽儿山实地考查,才最后弄清楚了故事的发生时间、历史人物和地点,才使传说更加完美起来!《帽儿山的传说》,在吉林流传久远。父母是讲故事“大王”,在我“呀呀”学语时,就讲给我听,教我怎样做人。是从这个传说开始,引起我3、40年保护吉林非文化遗产的艰难生涯……假若真的没有人抢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真的丢失了这些宝贵的城市文脉,没有传给后生,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注:此传说,是父母等老前辈讲的《帽儿山》传说!根据此传说,创作了儿童动画剧本!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