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古文人的特殊用纸:素笺

2012年04月28日 11:12:2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笺,纸也。这里说的素笺是旧时文人用来写信或题诗填词的一种特殊用纸,它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鲁迅先生曾说:“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元和年间(距今约1200多年)就有“薛涛笺”问世。《南部新书》载:“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乃狭小之。蜀才子后减诸笺如是,号薛涛笺。”宋代有着名的“芦雁笺”,到了元代有“清江笺”、“观音笺”。现代着名历史学家邓之诚(字文如、号五石居士、明斋,室名“五石斋”)在《五石斋小品》一书中,有一篇是写笺纸的文章《唐宋元明笺纸》,文中写:“明大内各笺,洒金五色粉笺,印金花五色笺、青纸,俱不如宣纸。有褚皮青,茸细而白,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元有绍兴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江西白观音,青江等纸。宋有藏经纸、匹纸、碧云春树、龙凤团花、金花等笺。唐有浆石垂六合漫麻经纸,入水不濡,硬黄纸以黄药染可辟蠹。”

应该指出的是,最早的笺纸只注重实用性,上面并无考究的装潢和图案。大约从明代中期始,在我国南方的金陵一带,发明了一种“板拱花”的彩印技术,才使笺纸有了一定的观赏性。这个时期的《萝轩变古笺谱》是较有代表性的,其色彩也较丰富、立体感也很强,已具有一定水平。

而素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真正成为一种精彩纷呈、意趣盎然、品位高雅、清俊疏朗的艺术品,则是清末及民国初年的事。

那时的制笺,以文人画取代了作坊俚俗的作品。刻印高手众多,风格细腻流畅,用色匀称妍雅,并选用上好宣纸,使用木版水印技术。印制笺谱的店铺,在京城有20多家。琉璃厂地区着名的就有:荣宝斋、清秘阁、松寿堂、松古堂、松华斋、淳菁阁、懿文斋等。更有画坛大家齐白石、林琴南、吴昌硕、溥心畲、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姚茫父、张大千、王雪涛等人作的笺画,其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草虫等等,使素笺达到了精美绝伦的程度,形成了名画、名店、名刻、名印四绝的赞誉。

应该说,素笺发展到此,已失去了当初的实用功能,因为它太美了,已成了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品。很少有人再舍得使用,不忍心用墨迹去遮盖神韵生动的画面,所以便把它结集、装订成册,就成了笺谱。既可文房清玩、欣赏,又是研究、借鉴的珍贵绘画资料。最着名的有《芥子园笺谱》、《十竹斋笺谱》、《诗婢家诗笺谱》、《博古图书页子》、《百花诗笺》等。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笺谱的制作不大景气,呈现出了衰落的趋势。为了拯救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1934年,鲁迅与郑振铎两位先生,从琉璃厂等地的南纸店中,购买了各类笺谱达四五百种之多。从中精选、编辑出版了《北平笺谱》(全国解放后,荣宝斋重印时更名为《北京笺谱》),白宣纸、线装,一函六册,被称为“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丰碑”并不过誉。现在这部笺谱成了弥足珍贵的艺术品,十分难得。

在从前琉璃厂等地的南纸店中,都有为私人印制诗笺、稿纸的业务。图案内容由自己设计,纸店代为雕版印刷,数量由客人自定。这种诗笺是文人咏诗作札的专用笺纸,大都根据自己的爱好定制。例如清代的阮元、翁方纲、杨首敬等人喜欢用书法、金石、古玩、钟鼎等图案,于是就形成了“金石书笺”流派。有的个人专用笺纸比较淡雅,仅印上书写的格线,但在笺边的右下方都印有自己的书斋号等。像俞平伯的笺纸,印有“仿苍颉篇六十字为一章”、傅雷自制笺有“疾风迅雷楼”、周今觉的素笺印的是:“今觉厂制心心相印笺”。不过这些私人的笺纸大都没有署名,只印有书斋号。像虚白斋、九华堂、抱经堂、文苑楼、云蓝阁等,有不少还真考证不出是何人的素笺。我藏的几张私人笺纸上印有“慎园居士徵诗文书画笺”、“勤斋”、“饮冰室”(梁启超)等。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