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新闻动态

旅顺博物馆藏文房四宝承载着怎样的历史

2014年12月03日 10:13:3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旅顺博物馆新展“翰墨清雅——旅顺博物馆藏文房四宝展”已经于11月20日启幕,展出的131件文物,大部分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不乏叶玄卿、曹素功、顾二娘等明清制墨或制砚名家作品,更有我国古代早期纸标本灞桥纸这类平时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

笔、墨、纸、砚作为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历代吟咏不绝,还被赋予种种雅号,冠以“文房四宝”之名,成为书斋必备之物,更以“翰林”、“墨客”等指代文士,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妙笔生花——笔

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墓葬,出土文物中有凹形石砚、研杵、染色物和陶制水杯等。从彩陶的纹饰花纹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证实了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

笔的象形文字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形似手握笔的样子,但那个时候,笔只是用来在钻凿的刻辞上涂朱涂墨用的。

毛笔在战国时已被广泛使用,当时的笔是这样的:笔杆竹制,笔头用兔毫制成,以髹漆的细线缠绕在笔杆一端。这样形制的笔想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才导致秦代蒙恬发挥聪明才智,选用兔毫、竹管制笔,将笔杆一头镂空成毛腔,笔头毛塞在腔内,毛笔还外加保护性大竹套,竹套中部两侧镂空,以便于取笔。

据“翰墨清雅——旅顺博物馆藏文房四宝展”项目负责人朱月仁介绍,汉代时毛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开创了在笔杆上刻字、镶饰的装潢工艺,二是出现了专论毛笔制作的著述,如东汉蔡邕著《笔赋》,这是中国制笔史上的第一部专著,对毛笔的选料、制作、功能等作了评述,结束了汉代以前无文字评述的历史;三是出现了“簪白笔”的特殊形式。汉代官员为了奏事之便,常把毛笔的尾部削尖,插在头发里或帽子上,以备随时取用。

明清时期是毛笔制作的鼎盛阶段,做工考究,注重质地和装饰。笔管多使用紫檀木、花梨木、象牙、玉等名贵材料,并采用髹漆、雕刻、彩绘、镶嵌等多种工艺技法加以装饰。总体上,明代笔管装饰质朴大方,清代则繁缛华丽。在笔毫的形状上也花样翻新,出现了笋尖式、葫芦式、兰蕊式等。

与笔相关的还有专门用于理顺笔毫或墨色浓淡的笔掭、盛笔器具笔筒、洗涮毛笔的笔洗,还有古代文人书写绘画时用于垫腕悬臂的工具——臂搁。

落纸如漆——墨

墨的雏形应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用于烧制彩陶的颜料上。史料记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以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这是最早产生的磨石炭为汁而成的石墨。秦朝以前,以墨粉合水而用,秦汉始成墨丸等形状,后汉用墨模压制成各种形状至今。

史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墨,有石墨、油烟墨、松烟墨之分。其中,石墨即石油燃烧所制之墨;油烟墨系燃油所获烟炱所制之墨;松烟墨则是燃烧松木所制之墨。

从油烟墨到松烟墨是一大进步。到唐代,制墨业已形成专业,同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使用松烟制墨的方法更加完善,唐以后仍在不断改进。配料制墨的配料各家不同,常常秘而不宣。通常包括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如丁香、紫草、秦皮、苏木、白檀、苏合香、珍珠等。各种配料有一千种以上。明《天工开物》记载的松烟墨做法是这样的:在地上搭长十几丈(1丈=3.3米)长的竹棚,用纸和草席密封,竹棚和地面联接处,用泥土密封。竹棚上每隔一段开一个烟孔,竹棚内用砖铺通烟道。斩取松木,将树干底部钻洞,点火烤树干,让松香流净。将松木斩块堆入竹棚,从竹棚前端点火,连烧几天,松烟从竹棚前端向竹棚后端弥漫,待冷却后便可以入竹棚刮取松烟。从竹棚后段刮取的松烟叫清烟,质量最好,供优质墨料;中段刮取的是二等松烟,叫“混烟”,用做普通墨;前段刮取的松烟叫“烟子”,供印刷用。

宋代以前的墨,造型、纹饰简单,从宋墨开始有了图案、文字等装饰及制墨家名款。此时,藏墨之风渐渐兴起,墨开始从单纯的实用品转变为兼具鉴赏功能的工艺品。明清时期,制墨名家众多,文人、书画家参与制墨之风盛行,墨模的雕刻艺术达到顶峰。

墨床是供临时搁放墨锭用的器物,亦称墨架、墨台。造型一般为几案式或床式,下有四足。墨床一般不会太大,往往都雕刻花纹。清代是文房雅玩的鼎盛时期,墨床也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既可实用又可玩赏的艺术品。

纸寿千年——纸

世界上最古老的纸应该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莎草纸,其历史可回溯到3000多年前,是古埃及人利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纸莎草植物的茎所制造出来的。公元前1000年左右,莎草纸作为特产出口到古希腊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区,甚至更遥远的欧洲内陆和西亚地区。英文中“纸(paper)”一词的来源就是来源于埃及人的pa-per-aa ,意思是 “法老王的财产”,表示埃及法老拥有对莎草纸生产的垄断权。

东汉的蔡伦准确地说是改进了造纸术,之后纸的应用日益广泛,到魏晋时期,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本次展览难得一见的灞桥纸是西汉的一种纸,原料主要是大麻,掺有少量苎麻。

隋唐时期随着雕版印刷业兴起,造纸业也蓬勃发展。尤其是五代以来,印书之风大为盛行,纸张需求量大增,造纸作坊遍布各地。而这个时候,西方由于环境不像埃及那样干燥,除了莎草纸,大多使用的是牛皮纸和羊皮纸。而当时,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一本书只有教会、国王、权贵才能拥有,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莎草纸到公元8世纪还在使用。发生在唐朝的一场战役,改变了世界的文化格局。公元751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将军沙利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结果唐军战败,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沙利将这些工匠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让他们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随后,源自中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造纸术的西传,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中国纸质地柔韧耐折,原料便宜,莎草纸无以竞争,逐渐销声匿迹了。

而在中国本土,魏晋以来,历代纸品层出不穷,各领风骚。像写经风气兴起时,专用写经纸也应运而生,并在当时纸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一席。2002年至2004年,旅顺博物馆与日本龙谷大学合作整理研究新疆出土汉文佛经残片,在30000余片残片中,发现了14片西晋元康六年《诸佛要集经》残片,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汉文佛经残片。据研究此纸是以楮、芦苇、麻等制成。

两宋是我国古代刻书业的黄金时期。宋刻本多用皮纸、麻纸,也有写经纸、硬黄纸,文理坚致有韧性。明清造纸工艺多有创新,纸的花色之多、品类之盛,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各种笺纸精美绝伦,不仅用于书写绘画,本身也是赏心悦目的艺术佳作。唐代既已崭露头角的宣纸,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成为书画创作的首选用纸。

至于文房四宝的砚台,说起来又是一段绵延上下数千年、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的文人雅好,容我们另辟篇章,一一道来。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