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从评“院士”想到评“大师”

2013年09月22日 11:19:0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铁道部运输局原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的消息披露后,令人震惊。张曙光自己交代在受贿的巨额资金中有2300万用于2007年、2009年两次参评院士,此说也得到了行贿人的证实。据称,2009年由于加大了金钱投入,仅以一票只差,“痛失”院士称号,可以想象如果有第三次的话,投入的钱再多一点,或许就能入选“院士”,获得“最高学术称号”,戴上“终身荣誉”的桂冠。人们在感叹这学术腐败的同时,不禁去想:这2300万送给了谁?是谁收了钱后而投了一票?如果张曙光不交待花钱参评院士的事情,那么这一黑幕何时能揭开?我们相信,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更看重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是大我而非小我。但这种“贿选”的腐败现象,如不治理,必将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那些确有领先于世界学术水平,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因花不起钱或不愿花钱的人,就难入选院士,这是极大的不公平。

由此想到文化艺术界的一些评选,也曾存在类似的现象。比如评“工艺美术大师”,因为极少数“大师”,并没有获得业界的普遍公认,或者获得大师头衔之后,走穴炒作。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秩序,阻碍了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就拿陶瓷艺术举例,在中国历史上“瓷器”曾经是中国人的骄傲,而当代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声誉,远不及历史上曾有的辉煌;究其根源,本来是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的评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中国艺术史上,由官方出面来给那些工艺美术家定级、发证并不多。从青铜器到瓷器;从家具代陶俑、雕塑、紫砂壶;从大器到许多手中把玩的小器,许多制作者连一个名字都不曾留下。尽管这些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者没留下名号,但由于水平高、精美绝伦,仍得到后人的赞美和珍藏。

景德镇自明代起真正繁荣,逐步成为我国的瓷业中心,由于其贡献大,实际上也就自然成了“瓷都”。自1979年轻工业部在评定“大师”以来,如今景市的真真假假的“大师”满天飞,有国家发改委评定的;有陶瓷行业协会评定的;有地方政府评定的;有XX学会评定的;也有自封的。五花八门,眼花缭乱。为什么有那么多真真假假的大师?其中有极少数的评选、参选者,恐怕只是皆因一个“钱”字,评的要钱,被评的更是为了钱。在艺术市场一些不良风气的主导下,什么样的大师就是什么样的价码,不管是不是艺术,不管好坏,只看招牌。“大师”心中浮躁,买的人心也浮躁,“大师”想赚钱,麻痹了人们的视觉审美。所以谁能评上大师谁就有“本领”。极少数评选成为“贿选”的激战。当然,也有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工艺美术家,不愿意去蹚浑水。

1979年原轻工业部出于推出艺人、推广艺术的好意,决定在全国轻工行业(当时陶瓷行业属轻工业部管辖)评定几个大师,以促进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之后,中国美术界推出了众多的评选、评定,有力地促进了美术人才崭露头角,在推新人、出作品方面,评选功不可没。但当代的一些评选演变成“贿选”的乱象,恐怕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

何为工艺美术大师?大师应该是一个在某工艺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不但继承了某一传统工艺之精髓,又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艺术作品的。即便如此,大师的称号也不是评定出来的,而是后人从内心深处呼叫出来的。工艺美术界的大师靠人为的行政评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他的作用,但在艺术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促进艺术创新、发展,需要主管部门深入思考。几个月前,国务院把评定大师的权利下放到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笔者认为,在当下情形下,或许官方不评定也是一个办法,把评定交给观众,交给历史,或许中国的工艺美术才有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