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水彩画艺术的概括之美

2013年06月24日 11:39:27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编者按:

材质,是美术作品得以形成和存在的物质基础,对于材质的研究,在中外美术史中一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美术创作活动的前提,材质不但决定着美术作品的分类与技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艺术家的思维活动和创作手段,是独特艺术语言形成的重要因素。材料和媒介具有先天性,艺术家须了解和把握材质的审美属性和表现属性,确立艺术创作的价值标准。虽然当下艺术流派纷呈,但材质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载体,仍可使我们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从本期开始,我们以材质之美为主题,分别对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艺术形式中的材质进行分析,探讨因材质不同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审美精神,以期对今天的艺术创作有所启示。请看——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这是诗的美妙。水彩画以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产生出种种谐趣。一直以来,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倍受推崇的一种绘画方式。从体裁上看,水彩画是“诗歌”,不是“长篇小说”,也不是“报告文学”,它有自身特定的艺术使命和语言规范。正因如此,水彩画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雅俗共赏的一个画种。更重要的是,这一画种发明的巨大意义在于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观看和记录方式。

水彩画虽产生于以写实为宗旨的西方土壤上,却因其水质材料的种种特点而与油画相区别,从而也成就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和独到的审美价值。水彩画虽本属西画但并不典型,它与水墨画同样以水为媒介,但却不是中国画,它处在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之间,有着兼容并蓄的特点。如果把油画、中国画比作两大块陆地,那么,水彩画就是这两块陆地之间的一块绿洲,它是油画与中国画之间的一种补充,在美术领域里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水彩画在东方和西方绵延不绝、由弱而强的历史,已经显示出了这样的活力。中、西绘画两个体系共存融合,使其相互刺激与补充。

这种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原因之一是水彩画材质概括性审美要求带来的。所谓概括,是把事物的类似之处归纳在一起,具有明确、简洁等特点。同时,概括还是一种思维方法,即在思考过程中不断将事物的同一属性抽取出来,从而形成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美术作品中,无论使用何种工具材料,都需借助取舍等概括手段,使各种造型因素,按一定形式法则和表现规律纳入特定的画面空间和韵律之中,因为再具象的作品相对于自然物象的丰富也排除不了概括的因素。粗犷简洁的表现与精到细腻的表现相比,只是概括程度的不同。而程度把握的依据是画家出于艺术材质表现的需要和各自的审美取向,对不同艺术风格进行选择。

事实上,言简意赅,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犹如我们读长篇小说后,需要用一句话概括一样。没有这样的能力,就会陷入唠叨许久并未抓住中心,让人腾云驾雾,不知所然。古人所谓“惜墨如金”就是这个意思。

水彩画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门类,自然也不能背离这个规律,概括、精炼之美正是该画种语言的重要审美特征。这是由其材料和媒介决定的,具有先天性。水彩画颜料非常透薄,没有覆盖能力,只能加不能减,在表现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画家出于扬长避短的需要往往采用舍弃细节刻画的简洁性表现。故在艺术特色上强调层次分明、单纯规整的处理,这也成为品评水彩画作品艺术水平高下的标准之一。画家对复杂的表现内容,对其细节作规则化、整体化的处理,使画面造成既统一又丰富的效果,画面的零乱薄弱都是艺术概括处理不当的结果。其中,画家的艺术修养、审美趣味、表现能力会毫无掩饰地展现出来,而概括正是通向画面整体性要求的正确路径。

色彩与形体是造型艺术中的两大要素,而色彩对于形体刻画具有直接的意义。水彩画语言的概括性不仅体现在对物象形体刻画,更主要是体现在色彩上。除了所有色彩画种共有的属性以外,它有自身独特的视觉感受,即它的隽永亮丽、绚烂多姿、浓缩概括,这也是构成了水彩画感动人的要素之一。水彩画与油画相比,在表现自然界色彩变化的精微程度上确有工具、材料性能造成的程度不同,从这个角度出发,水彩画更适于色彩表现性的概括简化。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油画那般去追求丰厚逼真的效果,虽然大千世界琳琅满目、纷繁零乱、变幻无章。但画家不能被这些现象所迷惑,要有主动的驾驭和提炼意识。既要强调鲜明、丰富、和谐及色彩语言的规律;也要强调视觉感受与视觉心理。在各类色彩画的材质表现上,如果说油画的色彩以厚重、细腻为其特色;色粉画的色彩以鲜艳、强烈为其所长;中国画的色彩随类赋色,以装饰为主;那么,水彩画的色彩应以概括、明朗为其主要标志。我们在绘制时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特性的发挥,讲究色彩的提炼,与写诗时字斟句酌一样,惜色如金,使其呈现出一种单纯超脱的升华美,单纯又不失丰富的画面效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这个“简”不是数量上的增减,而是对客观万物的浓缩和提炼。通过主观精神的自由运作,抓住本质,对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冷暖、色调、对比、和谐等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和归纳,找到自己希望表达的情感的色彩并进行处理,多方位、多角度的画面设计是实现精神升华的重要途径。特别要注意整体组合之后的各种色彩结构关系,比如,色相的对比、节奏的安排、面积的大小、色块的冷暖、鲜灰的主次、色调的含义……通过提炼,最终找到一个最贴切的能象征主观理想的画面色彩分布。特别要注意整体构成的各种结构关系,画家创作过程中要有抽象思维状态,即对画面诸语言因素构成能力的把握。这个道理潘天寿先生在《听天阁画谈笔录》就已阐述:“画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画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也。画中之法,孕育于自然之理法,又非画中之理法也。因画为心源之文也。”我们在水彩画创作或写生时一定要讲究概括,使观察进入到表现,写生进入到归纳,想象进入到升华,完善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因此,画家用色概括的过程,也即是心灵净化的升华过程。“舍之大权,去芜存菁”,虽色彩单纯,却能以一当十,更能体现物我为一的审美原则。既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的尚简意趣相合拍,也与淡泊怡然的士气风格相一致。达到“少而精”、“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精神境界。

但概括并不意味着对水彩画色彩表现上细腻深入性处理的否定,时代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丰富性、新奇性向人们扑面袭来,使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一切观念纳入新时代的脉搏中。当下有的水彩画家刻画深入而不失水彩画透明和谐之美感,我们也应予以肯定,但水彩画艺术的概括之美是这一画种的根本要求,不能等闲视之。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