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家”们用作品说话

批评书画家的“画外功”

2013年03月06日 11:19:5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我们的书画领域有许多“家”们,有些家们能耐得住寂寞,潜心于艺术创造,但有的家却用心于画外功。有位画家对我说:“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名画家达·芬奇所作,名作是因名家才有名,因此书画家应先求得名气,作品才会成为名作,所以一些书画家们才用心于各种手段造就名气。”我曾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名家不是打造的”,那是对美术历史考证所得的结论。而今天的书画界现实表明,“名家”是可以被打造出来的。不是吗?有的名家是如何成为名家的,书画界的智者心目中都有一本明细账,手段真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

攀附官僚、投靠资本家、借助权力和金钱影响社会。画界那位以流水线制造作品的名家,他发迹的经验名言就是“内靠官僚,外靠奸商”,这种人一旦有了权力和金钱做后盾就可以所向无敌,能达至“磨推鬼”的程度,他那个千人一面、千幅如一幅的画就成了名画,能卖出天价。这是典型一例。

如今出名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自己当官,这官可以买,也可以靠权力关系指派委任,书画界高官高价位,少则百万,多则上千万。不过大投入会获得大回报,舍才能得,你要买个主席院长之类的高位,那书画的价格如出膛的火箭,天真的百姓总以为书画界的官位和艺值是相对应的,你是某协会的主席、某画院的院长总该是这行当里最有成就和威望的人,如徐悲鸿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主席,傅抱石是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杰出的美术理论家王朝闻是美术研究所的所长,以为现在这些职位上的人物,人格和艺术水平也与其所任职位同样高,是当然的大名家,书画是当然的名作,画价是当然的那么高了。所以陕西书协换届挤进了那么多官,在今天的社会里这一切都是很当然的。

在今天的社会里书画家的头衔很被看重,京城发来盖有很多圆形红章的红头文件,正式授予我某某画院名誉院长、副主席、院长,等等,后面附上一则汇款地址,请交900元。我也经常收到书画家奉上的名片,正反面书满头衔,多且大到吓人,有的跨洋过海,有的在国内东西南北书画界担任大职:美国××大学教授、国际书画家协会主席,一个省城南京就有上百个书画院、上千个院长、副院长和院士。我随手翻一份刚到的《美术报》,一个醒目的大标题:“2013当代中国画国家级名家档案”,共列出10位国家级名家,未见署名是哪一级审定发布的,用国家的名义来定位自己的名家头衔,无非是想在人们心目中建树一个至高的权威形象,这就成了当然的名家了。这么一来画价也就上升到国家最高规格了。我略看其中一位国家级名家的实际头衔,只是一个小城里的画院画家,如此而已。

一些小有名气的书画家在平面文字上和稍纵即逝的电视上“着名”已经不能过“名”瘾了,想用永久的立体的石头、木头建树一座自己的丰碑,以名垂青史。如今一些活着的书画家忙着办后事,想在活着时就看到自己的永垂,所以全国各地又兴起建造书画家的美术馆。这馆不知是使用纳税人的钱还是书画家自己掏腰包。浙江有位何水法,是专门画花的画家,此人曾因自誉大师而被着名美术评论家陈履生笑讽过。他只擅画一支或一束花,再以二方连续向左右开弓或以四方连续向上下左右伸展,构成了他不二的风格。他还扬言搬掉花鸟画中的石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在传统花鸟画中搬掉象征骨气精神的石头,是不喜欢石之骨气寓意还是别出心裁引人注目?他很牛,一个人在天堂地域的临安和绍兴建两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馆,有了这永恒的丰碑,来瞻仰的人多了,即使不是大师名家也当然成了名家大师了,那束花也就成了金花了。

书画拍卖会是书画家亮相价值的舞台。请一帮哥们儿到现场举牌,你一万、我两万地往上抬,一直到过百万天价时一锤定音,再请媒体一宣扬,了不得,即刻成了当然的名家。其实买者并未买,卖者也没卖,只付点手续费了事,结果产生了惊人的社会影响和市场效应。书画家与媒体联手是成名的主要途径,报刊电视上常露脸,观众读者经常看到你与大人物并肩留影握手言欢,再摆出一副大家学者姿态,名字前再冠上“实力派”“中国最具收藏潜力的十佳画家”“×××名家工作室”等等极具广告效应的限定词,这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当然成了名家了。这年头谦虚的美德被彻底颠覆了,由“谦虚使人进步”转化为“谦虚使人落后”。在如今时代,人人为生存和发展,为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而绞尽脑汁使尽聪明才智,激烈的竞争使原本高尚美好的艺术惨遭污染。悲哉!

我并不想一概责难想出名的书画家,有的我还很同情,这是因为现在的书画市场和人际交往只认名头。有位到京城跑官的官,那位主管的官对他说:“你们那里有位名家的画挂在某大首长的家。”心领神会的跑官者立刻找到这位名家以重金购买一幅献上;不懂艺术的老板想揽工程项目,送钱是犯行贿罪,送有价值的书画不犯法,还有文化品位,不懂艺术的官只要名人字画,这必然促使画家为出名奋斗。有人说:“物以稀为贵,画以名家为贵。”这种只认名不认艺术的现象必然导致“逼良为娼”的后果。那些没有官商后台的书画家为了挤进名家的领地,不得不砸锅卖铁买个媒体版面、镜头,壮着胆呐喊出我是“实力派画家”,我是“最具收藏潜力的画家”,我是“国家级名画家”,我是××画院院长、院士,美国的大学教授等等层出不穷的虚假头衔,就像塞尚在他那个时代一张画卖不出,被迫发出“法国三百年才出一位伟大的画家那就是我塞尚”。这些都是无奈之举,既可悲又可怜,这是被腐败逼迫发出的软弱无力的最强音。

我没有教训书画家的动机,只是想说上述种种都是歪门邪道,是玷污了以创造美为宗旨的艺术的圣洁,书画家还是应该在书画本体上下功夫,修养高尚的品格,建树美好的创造艺术的理想,用真善美的心灵去创造作品,用作品向世人证明你的真正实力。俄国列宾27岁时站在圣彼得堡涅瓦河大桥上看到一队由远而近爬行的纤夫,同时又看到桥上穿行的着装华丽的贵族男女,他立刻感悟到:这就是俄罗斯。他用无比的激情创作了《伏尔加河纤夫》。大评论家斯塔索夫说,就是这幅画足以使列宾跻身于世界一流大画家的行列。就这一幅画使列宾誉满世界。

名家绝不是自吹、自封的,也绝不是先得名而成的,是靠作品换来的。达·芬奇43岁时创作了《最后的晚餐》一举成名,才有后来银行家佐贡多用重金聘他为爱妻蒙娜丽莎画肖像,时年已51岁。由于这两幅画都深刻地反映了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完成了将神变成人,直到画真正的人的转变,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由于这两幅举世无双的名画,才使得达·芬奇成为世界最伟大的画家。
  画家的作品就是画家的实力。俄国人行事不张扬,靠拳头的力量,对书画家而言,拳头的力量就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