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百家争鸣

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

——对话四川书协副主席舒炯

2012年11月08日 11:54:24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舒炯   别署树庭,室名观云堂,心香山馆,1956出生,四川成都人,满族。四岁学书,受业于李灏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政协常委。

作品入选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第二届、三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览,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览(1983年东京),第二次中新(新加坡)书法艺术交流展览,国际书法展览,当代着名书法家作品展览,棠湖国际书法名家邀请展,国际名家楹联书法艺术展,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四川北京书法双年展等重大展览。2008年于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作专题采访,2009年于中央电视台旅游频道作“魅力中国”在线专题访谈,2011年于中央电视台区域博览频道作“心悟精微,墨洒春秋”的名家专访。传略收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古今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出版着作有《舒炯书法艺术》《色相非相—舒炯书法艺术》作品专集。

1.jpg

舒炯 ,在当今书法界素有“书痴”之美誉,是已故蜀中大儒李灏的弟子,着名书法家启功惊谓“书法神童”。他四岁学书,四十余年来,遍临历代各家,精研篆隶、简帛,兼及真楷,溢而为行为草,取精用宏,化融碑帖,以书证道,道与书合,遂成自家面貌。他的书作气韵生动,笔势跌宕,于凝炼古雅中透露出相懋真淳的个人情调。

舒炯盛名之下却完全没有大书法家的霸气,待人接物有着谦逊、纯朴的温文儒雅,让人甘之如饴。于是,本报专访舒炯希望于其书法之道中蒙受传统文化的滋养,提升心性的修养,复归心灵的本真、美善。

2.jpg

舒炯书法作品一

记者:舒老师四岁便师从李灏先生学习书法,四十余年,坚持临帖。请具体谈谈李灏先生对您书法艺术生涯的影响?

舒炯:李灏老师不仅教我书法,也教我传统文化的知识,更教我做人为艺之道。有一句话“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最是令我难以忘怀,那是老师在我学习的早期讲的。要知道,人心浮躁急于求成,是为学的之忌。要能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的喧嚣诱惑而动摇既定的目标,才能学有所成。正因为老师的谆谆告诫,让我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价值取向,植根传统,出古入新,追寻艺术的本真、高雅、美善;不追慕虚荣,不跟踪时风,在书法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到了今天。

记者:您在国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对儒释道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您在书法创作中是怎样将之体现的?

舒炯:书法是一种知性文化,不是单一的写字。学书法,必然涉及到许多学问、很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诗词文赋,当然也包括儒释道的知识。

孙过庭在《书谱》中讲:“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就是中国哲学观念在书法中的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而人的喜怒哀乐也在其中了。儒家的中庸,是讲一个度,恰到好处。书法呢,也是如此,纯刚易折,纯柔无力,要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这样才是妙境。“笔从曲中还求直,意到圆时更觉方”。林散之老人的诗句就精巧的表达了这方面的意思。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

书法追求的是“技进乎道”。所以书法学习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即是技术上的千锤百炼;笔动心随的挥洒艺情;百花酿蜜般的吸纳文化养份;不断提升心性的修为,进而沟通天地万物与道相合。

儒家的自省修身,道家的空灵逍遥,佛家的明心见性,所有的功课都是做在了这么一个舍染还净、提炼精纯,以期脱去凡胎而换灵骨的修行过程中。

3.jpg

舒炯书法作品二

记者:在您的《舒炯书法艺术》这本集子里有这样一句话,“夫书者,一艺耳,旨在传情。”您觉得书法家在书写中如何才能达到“传情”的目的?

舒炯:在艺术家的眼里,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情意的,所以刘勰才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杜甫作诗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居易也说“感人心者,莫关乎情”。可见,在艺术行为里,情之重要。离开了情字,就难以谈论艺事,当然也无法谈论书法了。因为艺术,是人用来抒发感情的载体。内心因外物的感触,而引起情感的波澜,需外放以宣泄。在这种状态下完成的作品因其情真意切,就有着感染人的艺术魅力。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即是典型的例子。所以,我主张书法创作,须以情感驱使笔墨作有效的运动。这时行笔的轻重缓急,墨落纸上的浓淡枯湿,字形构架的张弛聚散,都是作者内心世界以可见的、可感知的形迹显化。只有真情实意布满毫端,字里行间涌溢着无限的生命情意,方能“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记者:最近几年您在书法的推广上做了许多工作,在电视上、报纸上都有您书法推广的报道。您觉得,在中国书法的传承上,我们怎样才能更好把书法及其精神向全民推广?
 舒炯:书法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书法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太多的情感。文人雅集、诗酒唱和,离不开书法的点染;美妙的文章,信件的往来,需要书法来传情达意。但到了今天,书法已逐渐远离了国人的生活,以往的巨大功用也渐趋式微了。而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人们竟相追逐于外在的声色犬马,而少有关注内心的心境净化。这是令人痛心的事。书法的修炼过程,就是一个心灵净化的过程。书为心画,应当成为也能够成为当今国人精神皈依的所在。人的心灵有所依托,就不致于沉迷于光怪陆离的物欲世界里。

要让书法进入国人的视野,融入国人的生活,把真善美注入国人的心田,推广书法,传承书法就显得尤其重要了。首先要从少儿时期抓起,在中小学里真正而不是走形式地开设书法课,让孩子们从小就在书法的学习中蒙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其次是搞好书法的普及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开办多种讲座,传播书法的基础知识,使更多的人来关心书法,热爱书法,把书法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有了深厚而牢固的书法群众基础,水涨船高,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的书法精英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出现真正的文化盛世。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