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 > 书画艺术鉴赏

蓝瑛 | 熔铸古今,独开门庭的武林派首领的山水画

2018年11月05日 09:34:29  来源:美讯网

蓝瑛(1585-1664,明代杰出画家。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蓝瑛的山水画取法郭熙、李唐及马、夏,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过。对黄公望的画悉心尤力。当代前辈沈周的画也热心师效。加之漫游南北涉猎既广,眼界自宽,故落笔纵横奇古,风格秀润。

蓝瑛六十五岁以后的创作,是蓝瑛一生中最精彩的时期。此时他在融会贯通前人技法的基础上,自立门户,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貌。有人评其晚年画风“绝似仲圭,复似启南”,一语道出蓝瑛画风在渊源上与文人画的关系和晚年苍劲雄浑的画风。

1.jpg

《茅亭话旧图》

72岁时所作《茅亭话旧图》,自题用董源法,笔墨细腻,笔法软熟老到。皴然收放自如,从此时期的作品来看,笔法苍劲疏宕,伟峻老练,画风呈多种面貌,有些作品笔墨含蓄隽雅,有些作品青绿重设色,画法工细,色调浓丽,愈老而愈工。这一时期他主要以敏捷快速的粗笔山水为主,山石的轮廓线短小、破碎、躁动,以破笔点苔,以侧锋皴擦;树木的画法更加曲屈苍老和类型化。构图上也基本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样式:巍峨雄伟的山体以棱角分明的几何体组成并繁复堆积,占据画面的大部分且多偏向一侧,而于另一侧留出一定的空间,山顶突出。山间有飞瀑丛树,山脚以渔樵隐士、老树茅屋点缀。同时出现了山体的立轴画中纵向拉长,在手卷中则横向延伸的变形现象。

《茅亭话旧图》局部

2.jpg

《茅亭话旧图》局部

3.jpg

《茅亭话旧图》局部

4.jpg

《云壑高逸图》

70岁时所作《云壑高逸图》,高山之麓,丘岗片片,山泉淙淙;溪流清鸣,绕贯其中;丛花簇草,竞相吐艳;桃李明艳,繁枝雍雍,像是在奏响的晚春妙曲。林深之处,溪水岸旁,一白衫红裤的老者,在茅亭内候客。亭外木桥上,有一红衣老者,向茅亭缓缓而来,似访久未谋面的老友。

从这幅绘画的技法上,可以看出他在融汇前人技法方面的成就,也能看出他在创新方面的景物。作者采用“荷叶皴”,在形式与内容方面得到了和谐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jpg

《云壑高逸图》局部,蓝氏“荷叶皴”

《云壑高逸图》局部

《秋壑飞虹图》为蓝瑛73岁时所作的传世佳作。该画尺幅巨大,气势磅礴,画心高近2米,颇见蓝氏构图设景之能力所在,作品凝聚了画家毕生的技艺与功力。画面层峦耸翠,幽谷深邃,轻岚浮动,红树青山。高远及深远相结合,是典型的蓝氏山水画之模式。画中的高山巨峰,上部的山石重叠峻峋,瀑布悬崖,飞泉溅落至底部,汇流成河。红叶映天,小桥上高士对此美景顾盼有情,画面生动,很有生活意趣。山石树干以赭色画出,突出了节令特点,使画面秋意盎然。该画构图雄伟,气势阔大,足见蓝瑛博大精深的笔墨造诣。

《秋壑飞虹图》

《秋壑飞虹图》局部

《秋山图》著述不详,此幅应是蓝瑛中期(五十至六十五岁之间)作品。这时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马远、夏圭,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对黄公望的画更是悉心尤力。同时期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的笔法他更热心师效。加之他漫游南北涉猎广泛,眼界宽广,兼融南北,形成了苍劲雄强、骨力刚硬的个人风格,此时的蓝瑛已经达到能“分别宋元家数,某人皴梁法脉,某人蹊径勾点,毫不差谬”的水平。他以自己对各家绘画特色的见解,以中锋、侧锋交替运笔,用各种皴法、点苔法熟练地画出各种形态的山石、树木。以各家的典型构图,或高远或平远,或简或繁,显现出一种笔墨苍劲、气势雄浑的境界,反映出他在三十余年仿古绘画的实践中渐渐脱开单纯的临与仿,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绘画风格。

6.jpg

《秋山图》

《秋山图》局部

7.jpg

《松萝晚翠图》

38岁时所作《松萝晚翠图轴》,此时蓝瑛早期作品呈现出的面貌基本是以中锋运笔,皴法以长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为主。山石的画法润泽浑圆,没有过多的棱角,苔点圆润。树木的画法则是多种多样,体现了他绘画技法的娴熟。在构图上,近景的树木与远景的山峦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感。设色平淡和润,风格秀润清和,疏松简略。

画面峰峦层叠,中景有庙宇坐落于茂密苍翠的松林中,半隐半露相映成趣。泉水沿着蜿蜒的山涧,飞流直泻,与山脚的河流相连,一气呵成。近景河边杂树成林,清秀迷人。林中高士与琴童悠然前行。画面布局采用“高远”法,气势雄峻。山石的纹理采用“荷叶皴”兼取“斧劈皴”,墨色润泽,浓淡相间,充分表现出苍山的层次感和体积感,石绿作苔点,疏落有致,色彩明洁,增添了画面的营造趣味。林森挺拔,枝干苍老,树叶点勾结合,分别用石青、石绿加以点染,有的树已秃落无叶,呈现出一片深秋的景色。整个画面用笔工细,墨色稳重,给观者以萧疏自然的美感。

8.jpg

《松萝晚翠图》局部

《松萝晚翠图》局部

晚年的作品中没有了早期所保留的一定的空间感,代之以一种逼人的气势,无论是仿荆浩、董源还是仿黄公望,在风格和笔墨上已经没有了差别,它们都已化为蓝瑛的典型山水样式。蓝瑛晚年的作品,笔益精良,构图高嶂巨壁,丘壑深远,重山叠翠,更加苍浑古朴。是其兼容吴门文人画风与浙派风格之长创作的作品。此时他的艺术风格,已并非是对吴门山水的现实再现,而是明显地体现出了武林派的典型特征。一代宗师的气息尽显!那独具特点的置苔,尤显得画面苍润而厚重。有些树叶以赭色画出,突出了节令气氛,使画面秋意盎然。该画构图雄伟,气势阔大,足见蓝瑛博大精深的笔墨造诣。

蓝瑛的绘画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可以得到这样认识:

早年时期,是学宋代诸大家的笔法,尤其是学元四家的作品。此时笔法较细润,明显地呈现出某派的笔法痕迹。

中年时期,在学习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开始变法,也就是向开创独特风格的途程上逐步迈进。

晚年时期,开创了一种雄伟浑穆的独特面貌,画不离苔以及多画秋景,善施赭色,巧用荷叶皴等等,也都是蓝瑛作品的特点。

蓝瑛的山水画艺术成就,得益于他“性耽山水”。虽然他下苦功夫临习了晋唐宋元诸家,并达到了精妙乱真的程度,但他不以摹仿为能事。他不仅擅于师古人之意进行变革创新,而且还注重生活,注重行万里路,饱游饫看,“游闽粤荆襄,历燕秦晋落,涉猎既多,眼界弘远”。因为他胸中有真丘壑的观察积累,眼界开阔,所以能落笔纵横,水墨淋漓,独创一格一派—武林派。蓝瑛的绘画,影响广泛,师法他的人可分成三类:一类是蓝瑛的嫡传弟子,如早期的刘度、蓝孟等人;第二类是出自蓝瑛的嫡传弟子门下或模仿蓝瑛画风的职业画家,如蓝涛等;第三类是早年曾经出自蓝氏门下,后来自立门户创立了独立画风的陈洪绶、禹之鼎等。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