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百姓”摄影展陕西省图隆重开幕
8月31日上午10点,由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办,一路阳光(陕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镜像·百姓”摄影展开幕式暨同名摄影作品集首发仪式在陕西省图书馆展览厅隆重举行。
摄影是媒介和手段,作为艺术,它更需要传播和展示。据此次摄影展的策划人安永灿先生介绍:“此次摄影展的展出日期是8月30日—9月2日,展出了陕西本土七位摄影家历时十几年的摄影作品。他们的摄影与陕西的纪实摄影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传承,但是又有着明显的的生发与拓展。因为志同道合,这七位陕西本土摄影家于七年前推出《以记录的名义》摄影展。七年后他们又联合推出《镜像·百姓》摄影展及同名作品集,再一次的展示他们的摄影心路历程和呕心沥血之作确也是件不易之事。”
陕西省文联专职副主席黄道峻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镜像·百姓》的推出绝对不是成绩的炫耀。在这浮躁、喧哗的年代里,能够保持一种耐得住寂寞和安静的心态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直面真实往往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几位摄影家似乎有所具备。观看作品,可以看出几位摄影家依然坚持走着一条关注当代百姓生活的日常现象,直接切取不假修饰的生活原生形态之路。依然坚持以一种随意但不随便的;用心而不刻意;洒脱而不轻浮的心态和鲜活生动、丰富准确的影像语言去把握对象。我们也惊喜的看到几位摄影家把握摄影和控制摄影语言的能力有了进步。”
展览由陕西省摄协秘书长忤小中主持。
当天傍晚,趁着夜色,伴着烛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朋友们以此影展为蓝本,开诚布公的畅谈了在当下曾经辉煌的陕西摄影该如何“活在当下,面向未来”的问题。
著名摄影评论家巩志明,说陕西文化的质朴、耐饥饿、结实,不易受外界文化影响等,这些她独有积韵,让她在中国艺术的殿堂中大放异彩,但从另一个侧面看,是不是也成为束缚其发展的桎梏?对于陕西摄影是该继承还是扬弃的问题,巩志明说,他有两个原则。一是拍自己最熟悉的事物,一是不干涉原则,尽可能追求客观记录的原则。陕西摄影一直是沿着这两条轨道行进着。在这样的情况面前,要想有所突破,是非常困难的。接着他进一步指出,结伴式的采风创作的习惯,让陕西的影像少了个性,少了风格。
现代摄影网总编辑叶明文观看展览后,说在他眼中,此次展览更像是对陕西摄影的考古展。七位参展摄影师的影像在今天看来貌似比较传统。他以刚访问的澳大利亚某摄影活动为例,阐述了当代影像之于传统影像在瞬间抓拍上、识别度上的异同。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主编徐静在发言中说,曾经在中国纪实摄影扛起陕西群体大旗的陕西摄影人,在潮流变幻的大潮中,执拗的坚持着自己熟捻的影像记录方式,始终聚焦着这一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厚土和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这种坚持让她感动。对于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她说,秦腔的调子虽然苍老或许却是他们心中最直接的呐喊。她理解,艺术是艺术家对世界提出的诘问。这个问题或许艺术家心中已有答案,或许没有。而且每个时代问题都是不同的。因此,相较于过去的纯纪录,对于当下剧变的中国,摄影家该如何透过镜头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观看呢?
陕西摄影协秘书长忤小中坦言,作为陕西摄影人,特别希望在传承中有所突破,但是之前的丰碑,脑袋中的条条框框,框住了大家的想法,希望听到更多人的批评。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谢爱军,直言不讳的指出,在厚度的基础上,陕西摄影能不能做出更多的实验性、可能性的东西,使得今天的展览更有力量。作为摄影师,尤其是一个有阅历的摄影师,应该认真研讨有关摄影史的书籍,在了解和掌握摄影史包括流派等内容后,打破或说是回避先哲,以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语言。
人民摄影报编委张新宇以纪实摄影的力量为中心,对传统与创新进行了自己的分析。
与此同时,七位参展摄影师中的六位摄影师也阐释了他们拍摄的理念与困惑。席间大家还就形式或是摄影语言、技巧在纪实摄影中的运用以及运用的程度、分寸进行了研讨。
作为一个传统的纪实摄影大省,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的审视自己,解剖自己,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去认真的点个赞。作为艺术,无论纪实摄影还是其他门类,除了文献、史料、例证等价值及其属性外,当它以艺术的面目呈现在观者的面前时,它必以时代、潮流,甚至市场对艺术的判断挣扎着生存,陕西群体亦不例外。七人七年,执着坚持,不容易,下一个七年,希望他们有更好、更新的作品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