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到首页 > 书画资讯 > 展讯

金华首个精品画廊开展

2009年11月18日 09:52:3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11月7日,市区胜利街117号,来自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们聚集在大都会美术展览馆,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聚合·中国画坛”法国独立艺术沙龙邀请中国画家提名作品展。这次参展的是齐辛民、周华君、周明明、张 成、程翔宇、李也青六位应邀赴法国巴黎展览的国内知名画家的优秀作品,此前已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回展出。

五个标准展厅,所有展出书画保真且力求精品,并将作者是不是国家级会员作为入展的底线;观众免费入场参观鉴赏,并在馆内设置休闲吧、宴会厅、创作室等功能区……画展首日,近千观众涌入“大都会”,记者看到,每个展厅内都站满了观众。为什么一个民间画廊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大都会美术展览馆的创建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承先教授说:“展览馆把‘真’放在首位,在此展览的都是知名画家的真迹,很多是普通观众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这应该是最大的号召力吧。”

家门口看名家作品

在展览会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名特殊的观众———来自美国的Paol Lang,正拿着画册追着几位画家要签名,谈及他对此次画展的感觉时,他竖着大拇指连说了三声“Good”。他说,中国画对他来说太神秘了,简直不可思议。早上听说有知名画家的作品展,市民王金友急急忙忙就从金东区孝顺镇的工地上赶过来了。王金友从小对国画有兴趣,每年都要赶到各地去看画展。“我每年都要看十几场画展,听说这有名家画展,一大早就赶过来了。刚才一进来,就有强烈的感觉,今天有眼福了。”王金友说,为看画展,他到过北京、云南,没想到现在金华也有全国各地名家的作品展了,以后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了。

最让王金友想不到的是这里展览的作品旁边不单有相关介绍,有些还进行了明码标价,作品一边参展、一边销售,直接走进了市场。“听介绍说,这里的一幅画价格最低也要上万元,搞得我很好奇,想看看那些价值十几万元的画究竟是啥模样。”王金友说。名家作品果真吸引人,采访中,参观者说得最多的就是“画得真好,饱眼福了”。大多数人表示动辄上万元的价格还难以承受,只能在这里过过眼瘾。那么开设这样一个画廊会不会最终只是赚了吆喝赚不了钱呢?“不会,我对金华的书画市场很有信心。”李承先说,现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书画艺术品收藏市场也随之热了起来,每个周末古子城火热的交易场面,说明这里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经他调研,金华虽有画廊数十家,经营范围不同,买卖的作品也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很多人想收藏名家作品,又苦于没有地方买,他就想来填补这个空白。“来这参展的都是国家级会员,作品保证都是真品并力求精品,让想买画的人都能放心地买到他们想要的作品。”

书画爱好者们的交流场所

“虽然占地1200平方米的展览馆仅房子租金每年就需20万元,投入很大,但上个月展览馆推出第一展《源远流长·世纪回眸———浦江书画名家作品百年回顾展》,很多人看了以后就预约购买,说明效果还是很好的。”李承先说,其实赚钱并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金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化氛围浓厚,在古子城开设“美术馆”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书画收藏爱好者们“众乐乐”的交流聚会场所,这里是免费参观的,取名“大都会”,也是想大家都能来会会的意思。

李承先的这一办馆理念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认同。此次有作品参展的画家周华君,其作品已被全国很多书画机构代理,可“大都会”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周华君说,这样的场馆由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十分不易。开设这样一个精品画廊,既能构建起文化市场买方和卖方的桥梁,最关键的是还能对金华整个艺术市场进行良性指引。对提高本地消费群体在书画鉴赏、消费能力以及投资眼光等方面有一定益处。“我们这次来参展,并不是说一定要在金华这个地方卖多少画,最看重的其实还是这里的文化氛围”。

对市区书画市场有一定引导作用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来参观的本地艺术家也对这样一种展览和销售相结合的画展形式表示了认同。他们认为,金华不缺优秀的画家,缺的是愿意买画和懂画的人,更缺能买好东西的地方。“大都会”作为金华第一家尝试进军艺术品市场的民间机构,能对整个书画市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那么,这样一家以保真为销售模式的画廊会不会占据本地小型画廊的生存空间呢?“‘大都会’定位的是高端客户,和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小画廊可以发挥经营灵活的优势,细分自己的目标客户。比如,可以专做某名家的作品,另外,也可专做装修风格画,现在普通市民的需求其实也蛮大的。”“倒是‘大都会’这样定位高端市场的画廊,我感觉金华现在还没有那么强的购买力,看上去是很美,但要走远、走好很难。”上述那位人士认为。

对此,李承先也有自己的看法:“仅仅局限于金华这样一个市场,肯定是不够的,如果可能,今后我个人希望能将‘大都会’建设成为在浙中区域乃至更广区域的书画交流活动的一个品牌。”李承先认为,这是一条阳光之路,现在,仅仅是开始。

(责任编辑: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