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药墨

2014年11月28日 10:32:52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药墨,即制墨时加入一定的中草药使墨具有亦书画亦药用之功能。

药之入墨,古已有之。三国时制墨名家韦诞(仲将),参以真珠、肠香捣细合烟下铁臼,捣三万杆”,首开真(珍)珠、肠香等贵重药物于墨中之先河。韦墨墨质细腻且坚润馥香,是古代墨中精品。

南唐时制墨工艺得到长足发展,药墨也随之兴起。著名墨工李廷珪等人重视墨料的配方,不仅在墨中加入生漆、玉屑、龙脑,而且还加入滕黄、冰片、犀角、巴豆等珍贵中草药,使墨“芬芳馥郁”、“其坚如玉”一时官生人家和文人士大夫竟相争用。宋时,制墨家潘谷采用民间配方“百草灰”制成“百草霜”治疗伤口出血、通便秘等。广受百姓欢迎。明、清两代,药墨在民问极为流行,出现了用于治疗无名肿毒、鼻出血、肠溃疡等,如用于小儿伤风的“八宝万应锭”;用于治疗妇科血崩逆产的“八宝治红丹”;用于治疗惊癫、中风神昏的“八宝五胆”药墨等。当时著名国药店京都同仁堂每年都要委托墨家生产药墨供应市场。

药墨治病,功效奇特。晋代葛洪的《肘后方》载有用墨制成“姜墨丸”用来治疗痢疾。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研浓墨点眼”治疗“飞丝入目红肿”的记录。《梅师集验方》上说:“鼻出血不止,眩晕欲死,可浓研香墨,点入鼻中,神效。”《赵氏验方》中记载:“醋磨浓墨,以猪胆汁涂之,可治痛疽发背。”《本草纲目》中有“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治产后血晕崩中……”笔者儿时腿上,得一种无名肿毒。痛得不能起床,幸亏家人及时采用“墨疗“,将家中一锭光绪年制药墨研磨后涂于患处,不几日痛消肿散了。

药墨为松烟墨。它的问世为墨的应用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问。

(责任编辑:林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