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湖笔趣闻

2015年01月04日 16:13:3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吴兴三绝

元初,吴兴笔工冯应科以所制笔“直中绳,勾中勾,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被当时隗集在湖郡的南宋遗老们誉为“妙笔”。当时湖州民谚将赵孟頫的字、钱舜举的画、冯应科的笔并称为“吴兴三绝”。

当时笔家争效技

元末湖州文人沈梦麟有诗云“吴兴阁老松雪翁,书画直与钟王同。当时笔家争效技,陆颖一出超群工。” 笔工们知道若能得到赵孟頫的垂青,则必会声名鹊起而沽得善价。于是纷纷向赵孟頫提供制作精良的毛笔。据《紫桃轩又缀》记载,赵孟頫将笔头中最好的精豪取出收藏,“凡萃三管之精,令工总缚一管。终岁任之,无弊。” 而为赵孟頫佳者取精,三告会一管的笔工,可能就是沈梦麟诗中的陆颖了。

笔船

《湖州府志. 物产》引郑元庆《湖录》文“吴匏庵题解学士《笔舫铭》,略云:吴兴陆文宝在国初业擅制笔,因名其船曰‘笔舫’,当时士大夫多为诗文遗之,而学士解公缙特为作铭。笔船由来旧矣,至于今相沿弗绝也。”

笔妙轩

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国初,吴兴笔工陆文宝酝籍喜交名士。” 当时以大学士解缙领衔的《永乐大典》纂修官们纷纷为陆文宝等笔工赋诗撰文,解缙自言凡重要文章非用陆文宝的祖父陆颖的善制不可。又为陆文宝的笔船作《笔妙轩》诗,诗云:“闻君制作非寻常,尖齐圆健良有方。当窗特书风雨作,临池点染烟云香。” 又云:“陆君早为人所知,英气凛凛当青春。何时携取献天子,图画麒麟阁上人。” 笔妙轩,初名笔花轩,沈梦麟有《陆文宝笔花轩》诗。

天子赐名

在封建社会,皇上赐名对于当事的臣子可谓非凡的恩宠,这样的皇恩居然让湖笔笔工也轮上了一回。清人沈菁士有诗云:“明初文宝称,中叶阿牛出,遂使吴兴郡,大启管城国。” 诗中的阿牛,大名施阿牛。《戎庵漫笔》:“弘治时,吴兴笔工造笔进御,有细刻小标记云:笔匠施阿牛。孝宗鄙其名,易之曰:施文用。”另,明初有笔工名施廷用,见梁同《笔史》。

毛颖世家

元明两季,湖笔笔工在文士笔下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冯应科,其次便是陆颖、陆文宝、陆继翁三人了。解缙《题缚笔帖》云:“陆颖本农家而善缚笔,长子尤能知笔之病,次子亦能缚笔。” 陆颖有笔轩,名笔花轩,陆文宝继之,事见解缙《笔妙轩》。陆继翁,文宝子,曾棨有“惜哉文宝死已久,尚有家法传继翁。” 其间的湖笔世家还有二沈兄弟、温氏父子等。

笔船捎鸿湖笔笔工驾舟往来南北,又与文人交厚,于是便有相善的文人托笔船给远方的亲友捎带书鸿。元末,隐居太湖东山希澹园的诗人虞堪,托十年前的故交湖州笔工沈氏兄弟给隐居它处的潘处士捎信,便写了一首诗赠给二位笔工,诗名《赠湖州二沈笔生,因简潘隐君》,中有“一番相见又逢秋,扁舟夜雨来沧海”之句。

颖、兰交辉

清同治年间,在杭州经营湖笔的笔商邵芝岩,以五百两纹银的重价购入一枝刚被发现的兰花极品“绿云”,置于店堂之中,又改店名为“邵芝岩笔庄”,并在所经营的湖笔上刻上了“芝兰图”商标。于是,慕名前往赏兰的人,见笔庄内,并蒂绿云,翠玉生香,满架毛颖,颖尖毫健,便闻香选笔,笔庄声名由此大振。

修笔立名

1935年,善琏笔工杨振华自感为外地笔商生产湖笔难有出息,夫妻二人便迁居上海,打算自创品牌。此时沪上李鼎和、周虎臣两家百年老店实力雄厚,鼎牌羊毫、虎牌狼毫几乎各占半壁,杨振华决意犯难,看准上海书画家云集的特点,专攻狼毫书画笔的制作。夫妇二人男主修笔,女操水盆,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制成的书画笔弹性适中、笔锋饱满、走笔圆健。杨振华带着制好的笔出入书画家云集的场所,向书画家赠笔,征求试用意见,同时为他们修整笔头。杨振华善于修笔的名声传开后,得到远处书画家的青睐,许多名家纷纷到他那里定制专用书画笔,其中就有“大千选颖”、“吴湖帆”、“梅景书屋” 等名家的定制。经过十来年的努力,杨振华笔庄始同李、周两家三足鼎立,产品甚至畅销海外。而修笔这特色服务项目也一直保留。时至七八十年代,魏文伯、朱屺瞻、胡问遂、胡铁生等名家与常请杨振华整修笔头。

(责任编辑:林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