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房四宝 > 

笔筒重现贵妃出游

2013年12月10日 11:22:53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该笔筒为传世品,古迹斑斑、旧气十足,筒式圆口,通高13.5厘米,口径12厘米,红木嵌口镶底,下为三浅足,深褐色包浆,通景式构图,深雕、镂雕、透雕等技法并用,在不足2厘米厚的竹面上,陷地深刻达竹下六七层,因而笔筒呈现玲珑剔透之状。尽管明代嘉定派竹雕创始人朱鹤,开创了“不深雕、透雕不为雕刻”的竹雕理念,但迄今为止,并未见其本人的深雕作品。有关资料也有“陷地深刻达五六层”的记载,但如此深雕、镂刻者,实为罕见。

竹雕艺人在这个笔筒上,不仅将“游刃有余”的刀技,发挥到了极致,而且结合“别出心裁”的构思,开创许多独特技法:1.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简及繁、由小及大、由静及动的构图法与透视原理,将远山、房屋、树林(含林中人物)、车马人物,明确地分为4个层次,并环状地分布于笔筒周围。2.作者将笔筒最外层的人物、车马,以近乎圆雕的造型,按环状连接成一个前呼后拥、你追我赶、“密不透风”的巡游车队,而且无首尾之分。3.作者以高超的技艺,不仅将“高不盈寸”的12个人物的形态、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将人物的五官刻画得“眉清目秀”,而且对人物动态的刻画,采用了超乎寻常的夸张:骏马拉着凤辇在山道上奔驰,为使步行的侍从、挑夫、车夫能跟上车马前进的速度,惟一的办法,就是加快行进的步伐。因此,艺人刀下的人物,个个精神抖擞,快步如飞,其中跨步之大,达到了两腿间形成近90度的夹角。这种超现实表现动态的手法,不仅独特,而且惟一。

该笔筒虽无落款,但应该是出于清代通书画、精竹刻的无名高手。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