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新闻动态

浙江龙游罗家乡:“五步齐发”迈向茶叶富民路

2009年12月08日 11:34:39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近年来,浙江龙游县罗家乡确定了“生态立乡、产业兴乡、素质强乡”发展战略,以茶叶作为主导产业来抓,逐年完善和调整茶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全乡茶园面积从2006年的1113亩,发展至2009年9月的1588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335.6亩,占23%。2008年年产茶叶53吨,产值达400多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达6700元。

夯“政策扶茶”之基

为稳步推进茶叶基地建设、扩大茶叶面积、提升茶叶品质,2006年该乡下发了《关于鼓励茶叶花卉苗木生产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完善了茶叶产业发展有关政策,专门出台了《关于鼓励茶业生产发展的若干奖励意见》,重点在公路沿线发展生态无性系规模茶园,构建板块茶叶经济带,对连片种植无性系茶叶或低产茶园改造无性系茶园1—5亩农户,每亩奖励100元,6—10亩每亩奖励200元,11—20亩每亩奖励300元,20亩以上每亩奖励400元。同时,对新品种试验1亩以上示范茶园、公路沿路30米内种植茶叶、村两委干部及各线负责人带头种植茶叶并协助农户做好土地流转的,予以重奖。2009年下半年,缪家村结合村庄整治绿化工程,沿路种了12块罗家名茶示范带,种植了罗家白茶、浙农117、平阳特快等10个省内知名茶叶品种。据统计,截至目前,全乡茶叶种植户达158户,拥有制茶设备180台,厂房面积累计近1800平方米。

搭“协会强茶”之桥

“10年前,每斤鲜芽茶的价格只有十几块钱,而现在每斤嫩茶最高可卖到60多元,茶农采摘一天茶叶可得到100元左右的收入。”长期从事茶叶生意的罗家乡罗家村民说,“有了茶叶协会,茶农们日子大不一样!”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茶叶产业,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2009年2月20日成立了茶叶协会,吸收了全乡38位茶叶种植承包大户为会员,服务于全乡茶业产业的生产、管理和指导。通过“协会+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切实发挥龙头作用,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改进制茶工艺,推广机械化生产,建立起“统一生产计划、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定价收购、统一系列加工、统一包装销售”的“五统一分”生产经营运行体制,使制茶厂、茶场和茶农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形成生产经营合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另外,在扩大茶叶种植规模过程中,茶叶协会通过整合闲置林地资源,以土地流转、出让、租赁等办法,合理规划茶叶生产基地,帮助种植户建立名茶基地。

举“品牌立茶”之棋

“多年来,乡里茶叶附加值一直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牌不优、不强,市场知名度不高。”吴刚茶叶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颇深。近年来,全乡茶叶产业品种多、产量低等现象制约了罗家乡茶产业的深化拓展。如芰塘金茶厂在1992年度曾获得国家评比银质奖、西湖博览会金奖,但由于产量低、品牌意识薄弱,销售时必须挂靠外地品牌,在效益上、知名度上很受影响。随着市场的扩大,茶农们也逐步意识到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因此,茶叶协会加强引导,统一茶农思想,引导茶农在炒青茶的基础上,努力开发研制名优茶,打造自己的茶叶名牌。并且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绿色茶叶产业,对外主打“圣堂山野山茶”品牌,要求乡域内茶厂、茶农严格按“圣堂山野山茶”标准生产,全面提高“堂山野山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圣堂山野山茶”商标的使用扭转了品牌无序竞争形成内耗,增强了茶叶市场竞争力,茶农、茶商的品牌保护意识也日益强烈。此外,乡政府加大宣传罗家“全国环境优美乡”生态优势、地理环境和投资状况,努力营造茶叶发展的浓厚氛围,拓宽茶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信息,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乡投资。

(责任编辑:吕子)
【1】 【2】